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法治教育講堂開班了!-熊熊家族認識「正義」(第一、二、三、四章)

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

「正義」是非常抽象的概念,長久以來對於此二字的定義,在哲學、法理學、社會學等領域皆爭論不休。唯一能夠確定也不會引發爭議的是,「公平」是它的核心且主要的概念1。

對於年幼的孩童甚或青少年,正義為何意?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若問「公平」,可就搶著回答了,因為在周遭生活中,無一處不感受到公平的重要,如:同樣犯錯的人,要接受相同的處罰;資源的分配,公平更是最重要的原則;還有公眾事物的決定,如何作才能符合公平的原則。所以透過公平來闡述正義,是本教材的基礎主軸。

本教材進一步將正義劃分為三大範疇:分配的正義(distributive justice)、匡正的正義(corrective justice)、程序的正義(procedural justice)。再個別透過熊熊家族故事的鋪陳與發展,予以闡述各自之含意與內容。

第一章:什麼是正義?
透過學校生活中常見的問題,以公平為基礎,引出三種不同的正義概念。
故事的設問:
※ 小倫心裡想著:「我的蜂蜜應該分給他們嗎?怎麼做才算公平呢?」(p/6)
※ 蒂蒂違反了家規,墨菲媽媽想著該如何處罰才公平呢?(p/7)
※ 大家都贊同自己想玩什麼,透過投票來表決,佩佩想:「這樣公平嗎?」(p/8)

第二章:怎樣分配才算公平? —分配正義
進一步闡述與討論分配正義,並帶出「需要」、「能力」、「賞罰功過」等影響分配之因素。
故事的設問:
※泰迪問:「為什麼我只有一小碗?我為什麼不能像強生爸爸有一大碗呢?這樣子公平嗎?」(p/11)
※寶寶說:「不公平,我今天只吃到一小碗莓子,又不能當投手。所以我應該多表演一次。這樣才公平,對不對?」(p/15)

第三章:面對錯誤及傷害,我們如何作出公平回應? —匡正正義
匡正的正義,乃是面對「錯誤」和「傷害」。對於傷害,要求加害者彌補、復原至原狀;至於違反規則的錯誤,則需要對犯錯者作出懲罰,以避免其再犯2。
故事的設問:
※「佩佩把我的蠟筆拿走,又把它折斷了。」美美哭著說。老師問佩佩:「你覺得這樣做對嗎?」(p/19)
※一個女生指著小倫說:「他在插隊,他不肯好好排隊。」老師看著小倫說:「小倫,你這不是第一次犯規喔。」小倫說:「我這樣又沒有傷害到別人!」老師問他:「那麼你認為你這樣做是公平的嗎?你認為老師應該怎麼處理呢?」(p/21)

第四章:如何公平合理地發現真相並做出決定? —程序正義
程序正義在於透過公平合理的程序進行各項事務,以保障每個人的權益,例如:公共事務的決策。
而更重要的體現在於犯罪偵查的進行,尤應遵照公平合理程序的進行。
故事的設問:
※ 餅乾不見了,廚師自言自語:「要用什麼合理的方法找出誰拿走了餅乾呢?」(p/27)
※ 老師說:「小朋友,班長只能有一個,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公平的選出班長?」(p/30)
※ 美美輕聲地說:「當班長可真不容易呀。」「我該怎麼辦?應該決定玩哪一種遊戲才公平呢?」(p/32)

在美國公民教育中心所標舉出法治教育的四個主要概念當中,「正義」是唯一需要透過其他相關觀念再予以闡述。對於一個抽象層次很高的概念,以容易理解的觀念來學習,是一個很棒的方式,如果各位家長、老師想跟家中或學校的小朋友介紹有關正義、公平的概念,那麼此套教材就是您最佳的工具。

註1 編者並不同意,本教材的指導手冊第57頁所述『「公平」和「正義」其實是同一回事。』這樣的說法過於簡略與粗糙,且容易引起誤會。以分配的正義作例,只要公平的分配,應該就可達到「分配的正義」,第二章又何必討論需要、能力、賞罰功過等其他觀念?由此可見,正義與公平之間絕對不是等號。

註2 在第三章的指導手冊中並沒有提到「懲罰」的概念,只不斷強調公平的回應,就能匡正錯誤與預防同樣的事再發生。然而故事本中的小倫,明明就是因為犯錯被懲罰之後,才決定不再犯的(p/22),所以「懲罰」不該不被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