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從凱稻到凱道--土地正義一週年記實

林樂昕

去(2010)年6月,各地遭到土地徵收威脅的農民齊聚苗栗大埔,為了各地農地皆遭強制徵收的命運而憤怒。當時,大埔農田遭到怪手入侵的畫面震驚了全台灣,農人在警察面前無助的怒吼讓許多民眾隨之落淚。這群聚集在大埔的台灣農民,正要為了這些不公不義之事,寫下一篇改變台灣農村命運的宣言。
「沒有米,怎麼果腹?沒有鄉村,怎麼會有都市?」大家憤怒地說著。是的,在過去的半世紀以來,台灣農民在近代國家發展工業的使命之下,成為發展主義列車下一條條堅實的鐵軌,儘管被國家、被資本踩在腳下,卻始終守著自己的農地,毫無怨言地送這些快速而不留情的發展列車向前行去。農民的犧牲,是台灣「經濟奇蹟」的踏腳石,他們卻萬萬沒有想到,在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政府竟「連最後一口飯都不留給阮吃!」

反對圈地惡法還我土地正義
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之下,來自二重埔、灣寶、相思寮等地的農民確立了彼此「一方有難,八方來援」的共識,也是這一波台灣農民自主團結、反對圈地惡法的濫觴。2010年7月17日,社會對大埔事件的憤怒持續發酵,執政當局已經展現出推諉、卸責的態度,農民們決定齊上街頭,清楚表達「反對圈地惡法、還我土地正義」的訴求。
7月16日晚間,來自台灣各地的農民辛苦地坐著遊覽車來到凱道,發現那裡已有許多民間團體、大學生、獨立樂團、北部社運團體在等待他們、聲援他們。這一次守夜行動,由各地農民自救會自主發起,透過網路、基層宣傳,號召民眾參與,具體展現了「台灣人民要農村」的意志,也正式宣告台灣人民對政府長久以來為拼經濟而不顧農業、環境的盲目行為提出嚴正抗議。
經過了一夜的激情,7月17日早上,眾人一面高呼「把田種回去!」,一面將新綠的秧苗鋪滿凱道,象徵民間自力彌補政府對土地的傷害與摧殘,也以這批「凱稻」的120日生長期為限,要求政府:一、立即停止政商勾結的圈地惡行,二、修改土地徵收相關法律,三、召開全國土地與農業會議。若政府於凱稻收成前尚未回應,農民將再次起義抗爭。
這次活動會後,各地遭受圈地之苦的農民們也正式團結組織,成立「捍衛農鄉聯盟」,從個人產權保障出發,進而為了全台糧食安全與永續環境而努力。7月17日過後,農民將凱稻分送至彰化溪州與高雄美濃,在兩地農人的4個多月的細心照料下,自然有機地熟成。

美濃凱稻收成刻出土地正義
美濃凱稻的收成工作,更由不畏風雨的農民與聲援者,合力以金黃稻穗在土地上刻出巨大的「土地正義」4字,寬約25公尺,長約100公尺,讓各界清楚看見,我們再度宣示捍衛農業、守護土地的決心,這更是農民在農地上呼喊正義的綿延稻浪。這次的農民串連來自台灣北、中、南各地,兌現了717行動的承諾,證明台灣守護農村的力量並非一時一地的偶然,已經是穩定而厚實的民間力量。同時,民間團體與學者也在凱稻生長的120天內,於去年11月提出《土地徵收條例》修正草案,隨後並正式提交予立法院。
但是,就在農民、凱稻與民間團體皆努力向前邁進的同時,政府除了個案滅火式的敷衍處理之外,對於結構性的政策改革可說是毫無進度。捍衛農鄉聯盟劉慶昌會長便在2011年7月痛心地問:「行政院吳院長與內政部江部長都曾經當著農民面前,親口答應要將土徵條例列為修法的優先法案,一年過去了,政府修法進度卻是遠遠落後於民間團體,試問,主政者修法的誠意與承諾何在?」

要水資源分配正義反對政商與農搶水
正是這樣的失望與憤怒,讓農民在2011年再次走上凱道。更有甚者,除了農地浮濫徵收,土地資源被掠奪的情形並未得到徹底解決之外,連農地賴以生產的水資源也遭搶奪。中科4期搶走彰化農田水源、高雄工業區要美濃黃蝶翠谷蓋水庫等等案例,在在顯示政府除了對大埔、相思寮等著名個案進行滅火式的處理之外,對台灣農地與農業的未來漫不經心、毫無規劃。有鑒於此,2011年的夜宿凱道訴求特地加上了「要水資源分配正義,反對政商與農搶水」一節,顯示了台灣農業生產環境逐漸遭受破壞,已經不容我們再置身事外。
台灣農業的問題沉痾多年,原非一朝一夕可解,一年的行動,更不可能立即改變巨大而畸形的「重工輕農」產業結構。但最珍貴的是,在過去的一年裡,台灣農民已然覺醒,他們腳踏鄉村、走向都市,讓成千上萬的都市人想起哺育自己的農村、想起生命古老的記憶,如果台灣農村命運能在未來有一點點改變,這一年會是最珍貴而最重要的第一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期盼更多人加入捍衛農鄉的行列,一同為我們自己尋找一個不一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