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改大事記
編輯部
2011.7.1
法官收賄重判
台北地院審理「司法官集體收賄案」宣判,法官痛斥高等法院前法官蔡光治、陳榮和、李春地、房阿生等人「將法官身分視為發財良機」,向承審案件被告何智輝、張炳龍收賄共900萬元後,竟改判何、張兩名被告無罪,「惡性重大,使法官承受社會污名」,跨涉兩案的蔡光治,被依貪污罪重判20年,沒收不法所得100萬元,另併科罰金350萬元。
2011.7.14
江國慶案大轉折陳肇敏追訴時效未必過期
空軍士兵江國慶冤死案,出現重大轉折!原本特偵組以追訴權時效完成,不起訴當時任職空軍司令陳肇敏等9名軍官。但高檢署認為,陳肇敏等9人是否涉嫌「濫權追訴致死罪」、「私行拘禁致死罪」以及陳肇敏是否構成殺人罪的不純正不作為犯,檢方均漏未審酌;若是這些罪名成立,陳肇敏等人的追訴時效即未完成,所以將本案發回台北地檢署續行偵查。
2011.7.19
聲押提抗告受阻律師指控檢察官電話恫嚇
花蓮地檢署檢察官吳文正偵辦貪瀆案聲押被告獲准後,律師林國泰提抗告卻被他要求撤回,否則移送懲戒。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質疑吳涉嫌恫嚇律師,侵害辯護權及被告人權,要求法務部調查並懲處。
2011.7.20
廉政署正式掛牌
法務部廉政署正式揭牌成立,是國內唯一整合防貪、反貪、肅貪的專責廉政機關。
2011.7.26
司院防恐龍法官設性侵量刑系統
針對性侵案輕判、「恐龍法官」頻傳,司法院推出「妨害性自主罪量刑資訊系統」,該軟體系統分析近4年共5000多件性侵判決,找出年齡、是否攜帶兇器、口交等227個關鍵字變項,未來法官只要在系統中勾選特定變項,就可找到過去類似案件的最高、最低以及平均判刑刑度等資訊,作為酌審量刑的參考。
2011.7.27
司法院推出人民觀審制
司法院研擬「人民觀審制度試行條例」草案,未來凡是年滿23歲、高中程度以上的中華民國國民,沒有不能擔任的消極資格和事由,經法官、檢察官和被告律師共同遴選通過,就可擔任觀審員,坐在法檯上和一審法官一起審判案件。
2011.7.29
陸正案纏訟23年主嫌判死定讞纏訟23年的新竹國小學童陸正遭綁架撕票案判決定讞。創下被羈押23年最久紀錄的主嫌邱和順,因擄人勒贖、強盜殺害女保險員柯洪玉蘭,被最高法院維持更11審判決,判2個死刑定讞,邱和順當年的女友吳淑貞、共犯林坤明,則各被判刑10年、17年。
2011.7.30
大法官畫紅線狗仔不得侵擾行動自由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針對「狗仔跟追」作成釋字第689號解釋,畫出一道新聞採訪界線。凡與公益性有關事由,可視為合法「跟追」,惟不得侵擾受跟追人行動自由,違反者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9條第2款處罰的規定並不違憲。
2011.8.5
荒唐關說法官將復職
最高法院法官蕭仰歸替涉及肇事逃逸的兒子關說,被懲處休職6個月,最近屆滿立即申請復職,司法院只能依法讓他回任。
2011.8.10
烏龍發監8年法官送懲處搶銀行的強盜殺人犯陳泰益,未經判決確定即被發監執行的烏龍案,高等法院召開法官自律委員會討論;受命法官邱同印坦承是他與書記官的疏忽,願意接受所有懲處結果。自律會討論後,認為這個烏龍案雖對陳泰益的權益沒有影響,但邱同印確實有疏失,為免該院自行懲處遭議,一致決議移送司法院人審會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