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檢」下的公民教育—民參加2010亞加達World Congress有感
林佳範
美國公民教育中心,第14屆的WorldCongressonCivicEducation選在印尼的雅加達舉辦,全世界70個國家和美國30州的代表,約200人出席參加。除了是第一次在亞洲舉行以外,更特別的是進入會場,甚至進入任何的公共場所(大飯店、購物中心、機場等),都必須經過「安全檢查」,沒有錯!就像上飛機的「安檢」一樣,提袋必需被搜索、人員必須經過金屬探測器,這或許也點出選在印尼舉辦的特殊重要性!
印尼是世界第4大人口的國家(約2億4千萬)、範圍最大的島嶼國家(1萬8千座島嶼,橫跨約從L.A.到Boston的寬度)、人口最多的回教國家,2004年總統直選,才被紐約的「自由之家」認定為「自由國家」。我們到達的第一天7月23日,是本地的兒童節,隔天報紙刊出,好不容易從各地來的兒童代表,且帶著他們所討論出的意見,連5分鐘見總統的時間,都沒有被給予,兒童節的慶祝,卻不很尊重兒童的意見。最後一天7月27日,邊吃早餐邊看報紙,斗大的標題提醒「信仰攻擊」的增加,即印尼佔少數的宗教性仰(基督教、天主教)的教堂,被攻擊的情況有加重,前年14起、去年17起、今年至今(半年)已15起。1998年曾經出現過「排華事件」,華人成為被攻擊的對象,不像鄰國馬來西亞,華文學校是被禁止。「安檢」隱含著衝突的可能,人權與安全的平衡等,公民教育脫離不了,實際上社會各種衝突的解決。
會議的主題之一:「在多元中形成統一」(unityindiversity),強調「容忍」(tolerance)與「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的重要性。有趣的是,羅馬尼亞的代表,以歐盟為例提出「跨文化主義」(interculturalism),強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但卻被來自馬拉威的代表質疑,最近在歐洲(特別是法國禁止回教婦女在公共場所穿著罩衫)許多歧視回教徒的措施。這讓我不禁比較起4月在亞美尼亞參加的國際人權會議,不像美國公民教育中心所舉辦的會議,大約有6種語言在會議中使用,這次卻僅有英文,這是對多元文化主義的尊重嗎?多元如何達成統一,多元的宗教、語言、文化、族群等等的因素,被「麥當勞」(全球化)、「民主公民教育」(人權、民主價值)來統一?這是一個我們都必須面對的課題,且是在生活中實踐(包括最基本的語言)。
「多元與統一」的考慮,也可以進一步地在美國公民教育中心,所推動的計畫重點看出。記得在2007年參與在布宜諾斯愛麗斯,所舉辦的WorldCongress,當時中心的國際交流計畫,幾乎都僅有「公民行動方案」(ProjectCitizen),很少有「民主基礎系列教材」(FoundationofDemocracy)。道理很簡單,前者不涉及實質的價值的認同與態度,著重在公共問題解決的行動能力培養,而後者卻涉及「正義」、「權威」、「隱私」、「責任」等等的實質價值議題,不同文化的接受度或改寫度,即考驗著「多元與統一」的議題。有趣地,有一場次即以「民主基礎系列教材在亞洲的推動」為主題,與會發表的有印尼、印度、泰國,前面2國都選擇不推動「隱私」的單元,發表者甚至戲稱,他們都沒有「隱私」。該場次後,我即向中心的人反應,我們在台灣的推動不論從時間、概念主題的廣度、學生的層級,都比台上的廣泛與持久。中心的人,甚至接著說,你們還沒從中心拿任何的錢!(他們已允諾今年10月在韓國,會請我們來分享經驗)
這次大會選擇以「民主基礎系列教材」為主題,請各地提供翻譯好的材料供觀覽,並在分組的討論議程安排多場與「民主基礎系列教材」的推動有關的分享,例如南非即介紹如何結合「公民行動方案」與「民主基礎系列教材」,其實在「公民行動方案」的進行中,4個主要的過程,都可能和「正義」、「權威」、「責任」等概念有關。甚至,在今年獨特的課程形式,即「專業發展診所」(clinics),由中心的人主導深入的探討推動的問題,以較長的時間(約2個半小時)能夠,和與會代表一起深入探討。其中一場,即由美國的資深顧問,介紹以「民主基礎系列教材」為主,但融合「公民行動方案」,並舉美國和印尼的實例,有一年或半年的課程等等。「公民行動方案」往往成為,檢驗學生對於「民主基礎系列教材」學習的成果,放在課程的最後面,讓學生應用並以行動實踐。
「民主基礎系列教材」,更可以和戲劇課程結合,透過課程的學習,最後由學生來撰寫劇本並加以演出,甚至教給其他學校的學生,即所謂「論壇劇場」(ForumTheater)。印尼的公民教育中心,這次的主辦單位,特別選擇6個曾經發生過衝突的地區來試辦,透過戲劇的演出,結合課程互動討論,學生將生活中的真實案例,如攤販、交警、護士等職責的濫用,來探討責任、權威、正義等等的議題。透過戲劇,課程變得更有趣,且學生變得更敢表達,甚至文盲也可以進行公民教育。試想在這千、萬島嶼的國度,有多少
的文盲在遙遠的角落,不必複雜的教材,只要能觀賞與互動,「論壇劇場」可以是很有效的公民教育。
無疑地「公民行動方案」,是中心推動最廣的教材,這次雖非主題,但也逐漸展現其成果,一部名為TheWorldWeWant,即在紀錄世界各地推動的小故事,管他是非洲賽內加爾的乾淨的飲用水問題、俄國的賭博問題、印尼的工廠污染問題等等,你可以看到一個學校的某班級的學生行動方案,的確改變當地的社會,片名即來自於歌倫比亞的高中生,當導演問他們為何要從事這樣的計畫,他們回答說:「因為,我們要建立我們想要的社會」。主辦單位更邀請,印尼的學校學生和老師,實際展示其所進行的公民行動方案,並當場說明其其計畫給我們聽,並回應我們的提問。其中有學生並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到雅加達,但從他們的表情與手勢,我們看到自信與希望。
這次的WorldCongress,無法安排參訪的行程,主辦單位一開始即解釋,不是他們不想辦,只是雅加達的交通,幾乎無時不在打結,加上到處都必需安檢,他們只好把我們關在飯店。每天有3千萬人進出雅加達,沒有捷運系統,只好都靠自己,沒有錢人的電動三輪車,有錢人的賓士車(賓士計程車起跳是15000盧比,普通小台計程車5000盧比,一萬盧比約一塊美金),都被陷在同樣的車陣中,面對共同的交通問題,每個人都必需被安檢才可進入公共場所,這些都是這個社會所必須面對的共同成本。公民教育,是對抗這些社會成本的重要資本。從學生的眼神中,我不悲觀,看到烏雲下的亮光,露出明日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