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樹立台灣民主重要里程碑

陳佳珣

敏督利颱風給台灣重重的一擊,除了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更凸顯出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瀕臨崩潰。在絕望的谷底,是危機,也是轉機。七月三十一日,經建會舉行「從大甲溪流域的未來評估中橫是否重建」聽證會,這是行政程序法通過以後第一場的聽證會,是台灣民主過程重要的里程碑,對台灣環境的未來更是個轉折點。這場聽證會邀請了地方的行政首長、民意代表、政府相關單位、學者,以及保育團體,提出他們的看法。
海生館館長方力行在大甲溪做魚類研究三十年,也見證溪流從生到死。他表示隨著道路拓寬、濫墾、濫伐、旅館民宿沒有限制地開發,清澈的溪水逐漸混濁,水量也減少,九二一地震後,大甲溪的環境更面臨崩盤。
他警告在今年十月以後的枯水期,三十公尺的淤沙會讓大甲溪會變成一條沙河,所有的魚除非像蚯蚓一樣在土裡面活,不然一定死光光,「河流是大地命脈,人類是大地的子民,如果河流死了,大地就沒有希望,人類又怎麼會有希望呢?」台灣大多數河川都走向大甲溪的命運。
民國四十九年中橫公路通車,人類的開墾也隨著道路深入山林。地方首長與民意代表一致認為中橫必須復建,台中縣長黃仲生認為,在經濟上,農業產值谷關地區有六十四億元,另外,中橫對中科用水也有重要影響,如果路通可以處理疏浚或漂流木等問題;在人文上,中橫是平地原住民回部落的路,中橫有多重的功能可以用開隧道等工程技術來復建。
農委會副主委戴振耀認為,現在受影響的是梨山地區的農業,該區域農業產值二十六億元,耕地面積八千九百公頃,其中有二千多公頃是超陷利用,梨山的交通運輸還有二、三條路可通行,中橫現在地質不穩定,應暫緩復建,他更強調「農委會要照顧農民,更要加惠全民」。
台大土木系教授陳振川認為,工程師不是萬能,面對不穩定的河道與地質條件,投入經費復建可能對生態與環境造成衝擊,也可能在一次颱風豪雨後嚴重受損。台灣生態學會朱增宏認為,為了保護台中地區的水源、大甲溪生態與居民的安全,更應該停建中橫,中橫復建只會造成更多的災難,很多具有爭議的環境政策,需要付出很大的社會成本才會學習到,這樣的聽證會應常常舉行,相關資訊也應公開或是讓與會者知道,民眾、社會與輿論才可以全方位來監督政策。
九二一地震後,中橫修復的費用有十多億元,原本準備在七月中旬全線通車,一場颱風讓通車美夢成為幻影,七月五日,行政院長游錫宣佈中橫緩建。環境權是一種世代正義,除了考量這一代人的需求,更要兼顧世世代代的權益;除了考量當地居民的權益,也要兼顧廣大民眾的利益。敏督利的當頭棒喝,敲醒沈迷於利益追逐的人們,讓政府與全民重新省思該如何對待這塊土地。(作者為公共電視新聞部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