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為什麼該揚棄死刑

劉靜怡

過往至今,台灣社會對於「死刑」的普遍看法,幾乎都是出於極為粗糙的傳統應報觀念,甚至多以「事不關己」的態度,拒絕思考死刑替代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無形中加深了保守意見的正當性。因此,當蘇建和三死囚案纏訟十多年依然無解後受再審無罪宣判,人權團體的網站留言版幾乎被反彈意見灌爆的現象,不難理解。同樣地,當徐自強聲請釋憲案「意外」導致最高法院對大法官會議釋字五八二號解釋的強烈對抗態勢出現時,或許也不該是太意外的意外。然而,意料之中的現狀,並不等於道德和正義層面的合理正當。
換一個方法來閱讀死刑
即使我們很難苛求幾無親身實證經驗的一般人,去深入體會死刑議題所涉及的沉重而嚴肅的生命權及正義糾結拉扯謎團;即使我們很難要求台灣社會裡絕大多數向來不習慣超越規範架構去理解法律的法律人,頓時轉而反對死刑;即使你真的不知道為什麼該揚棄死刑,那麼,姑且先換個論述類型,也換個閱讀對象,讀讀張娟芬用文學敘事筆法所寫的《無彩青春—蘇建和案十四年》(商周出版),看看小說文類如何記錄這段法律、人權和正義交鋒的過程,或許你可以逐漸為自己摸索出正義的指標。倘若法律文學式的論述風格,沒有辦法徹底說服身為法律人的你,或者,根本已經表態反對死刑的你,心中最深處其實還有些許不安,那麼,讀讀Scott Turow這個因描寫哈佛法學院的寫實體小說One L : The Turbulent True Story of a First Year at Harvard Law School而成名,因為多年來寫作The Laws of Our Fathers, Pleading Guilty, The Burden of Proof和 Presumed Innocent等等美國知名法律小說而聲名不衰的律師小說家,基於其親身多年的檢察官和律師生涯的體會,以及參與美國Illinois州州長George Ryan所任命的死刑調查研究委員會(Commission on Capital Punishment)後進而建議Ryan州長下令暫緩執行死刑的第一手經驗而寫成的Ultimate Punishment : A Lawyer's Reflections on Dealing with the Death Penalty(Picador, 2003),或許,會為你誘發出一點點不同的想法。
超越法律之外的思考
出自台灣傳統法學教育的法律人,論述能力多少受限於既有的規範架構,而在面對死刑爭議時所採取的思辯邏輯,則無非以生命權價值應受絕對保障,大多數重視人權的民主先進國家都已經廢除死刑,以及國際法發展趨勢等理由,做為重點,這從民間「替代死刑推動聯盟」設法說服同為法律人背景的行政部門和司法部門所提出的主張,便可窺知一二。不過,正如「替代死刑推動聯盟」所說的,生活在一個沒有死刑的社會,並非自明之理,而是一種基本價值觀的形成與維護過程,所以,此一基本價值觀如何生根和成為社會共識,恐怕是我們在做國內的社會溝通說服工作時應該關心的焦點所在。在Turow這本僅有一百六十多頁的小書裡,除了收錄其所主筆的Illinois州死刑調查研究委員會報告前言,闡明死刑議題在規範面和執行面的正反爭議,頗具參考價值之外,Turow在整本書所呈現的議題討論過程中,不斷地針對死刑案件的誤判和執行錯誤可能性、死刑的威嚇效果究竟有多高、被害者和被害家屬的權利爭議、死刑的社會需求爭議、訪談死刑犯的過程和心得、死刑所涉及的道德正當性和道德比例如何衡量等等幾乎均具有高度討論價值的問題,反覆做正反論證,極為精練可讀。在本書的整個論述過程中,作者發揮了其身為小說家的說故事能力,但卻同時以其法律專業技能,為讀者導引方向;有趣的是,稍微用心體會一下,讀者不難發現,作者在極力引導讀者超越法律之外思考的同時,自己也不斷在所謂的公平正義鐘擺下游移,但是,這個現象,或許正足以說明作者在本書中所呈現的對於死刑的看法,是歷經哪些思考磨難而發展成形的。別人所歷經的這些思考磨難,或許也正是你我在抽象的公平正義原則和空泛的人權立國口號之外,在令人喘不過氣來的法律條文、偵審訴訟程序和成堆起訴判決書之下,極端需要的養分。
蔡崇隆在《島國殺人紀事》紀錄片末尾,安排讓一連串的法官名字輕輕滑過畫面,張娟芬在書中也把蘇案相關法官、檢察官、書記官和汐止分局員警的所作所為記錄下來,你我既非導演,也不是小說或作者,然而這不見得意味你我不該為這個仍有死刑的社會負點責任──如果,死刑關乎台灣是否有能力追求一個更為合理的刑事政策,那麼,讀讀別人在天人交戰下追求衡平的觀察心得和思考歷程,或許是個值得做的功課。(作者為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學博士(J/S/D/,1997);哈佛大學法學碩士(LL/M/,1994)。現任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律組專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