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誰該死?誰決定誰該死?

李婉君

總統府和吳院長都說,目前台灣沒有廢除死刑的環境。的確!台灣真的沒有廢除死刑的環境!也許再過一百年應該也不會有!台灣的環境適合殺人者死!所以王部長立刻就下台了。府院像趕黑死病一樣,一刻都不浪費。某「前途本來很光明但因通姦被逮所以很鬱卒」之立委趕快乘機講話搏版面:44個死刑犯都要槍決喔,建國百年不可以特赦他們喔。 強力反對死刑的白冰冰看到王清峰下台說:「這是天佑良民!」 如果主張死刑和廢除死刑是天平的兩端,白冰冰已經站得右到不能再右,根本快要掉下去了。是的,白曉燕非常無辜。白曉燕沒理由死。白曉燕永遠不會回來。但那並不代表白冰冰可以替全體被害人家屬講話,也不代表她講的話,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價値。 白冰冰說的話之所以中聽,之所以有票房,是因為她的仇恨從來沒有昇華,她的話滿足了人性的弱點,不是因為它比較有道理。想想她為什麼這麼多年還在恨謝長廷吧?不過是因為謝長廷在協調陳進興擄人事件的時候,說過願意替陳及其家人辯護而已。可是謝長廷是個律師啊,替人辯護是他的天職啊,有適當的辯護,是陳進興和他妻子的基本人權啊。 刑法並不是為了服務被害人和被害人家屬而存在的。否則牢裡那44名死刑犯槍決的時候,就開放由被害人家屬申請執行算了,報復不假他人之手,多直接。 王部長在被問到說,假如她是被害人家屬,會不會原諒嫌犯的時候,她的「會」字,是講得太斬釘截鐵而沒有根基。但那並不表示被害人家屬做不到這樣;也不表示假如王女士真的不幸遇到這樣的事,她做不到原諒。 但重點是:被害人與被害人家屬原不原諒嫌犯,和死刑該不該存在,一點關係也沒有。 刑法該處罰哪些罪、該處罰到什麼程度,不是被害人家屬說了算,也不是多數決的議題。是的,它需要充分討論、需要顧慮風土民情。但是在台灣,這個問題有可能被認真討論嗎?沒有吧。假如拿到國會去,有幾個立委敢冒著選票流失的風險主張廢除死刑?看看王清峰的下場,殷鑑不遠吧? 死刑,是社會在冷靜的心情下,有系統有論述的、集體決定殺一個人這是多麼恐怖的一個概念。 攤開死刑犯的檔案,可能每一個人都很「該死」。但我們是誰,可以這麼認為?多數死刑犯是社會的邊緣人,從小被社會凌虐、被社會放棄的人。如果說死刑的判決是正義的伸張,那造成他們犯罪心理的社會,又該怎麼說呢? 何況,司法有很多盲點,司法距離完美、距離沒有錯誤,差的很遠很遠。 洪曉慧殺人熔屍比較該死?還是湯銘雄與人爭執、放火燒KTV比較該死? 我們的司法體系顯然認為是後者。因為洪曉慧被判18年,假釋出獄成為翻譯作家;而湯銘雄被判死刑,砰砰砰結束生命。 剛好,只是剛好,洪曉慧是清大碩士生,非但是主流社會的人,而且是優秀的人;湯銘雄呢?一個貪杯愛埋怨又對社會不滿的計程車司機。 莫非,一個社會的邊緣人犯錯,比一個主流社會的人犯錯,更容易被判處重刑,包括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