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問卷起頭難 革新有希望

黃雅玲

問卷起頭難 革新有希望!
民事集中審理制度 全面開跑
文◎黃雅玲

三月中旬的某個早上,我們依約來到台北地方法院的四樓會議室,參與一場由林錦芳院長主持,與民事庭的法官及其他律師團體代表共同討論,關於台北地院法官針對「民事集中審理制度」填寫律師配合情形的問卷。
問卷緣由來自民事集中審理已推行多年,卻因硬體無法配合、律師配合意願低落等多項因素而遲遲無法順利推行,於是台北地院的民事庭法官,想藉由法官隨案填寫問卷的方式,瞭解個別律師的配合情形,再來檢討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繼而改善。此次問卷,在台北地院內部已經過多次討論,甚至另外寫了程式配合,希望在不增加法官太多負擔的情形下能順利進行。
與會成員的討論一直圍繞在「問卷選項」、「配分方式」、「實施之後是否引起反彈」、「此問卷是否為律師評鑑」等問題。雖然法官們一直澄清這不是「律師評鑑」,只是一份「集中審理的律師配合情形『問卷』」。然而不管用何稱呼,此問卷的進行或多或少對於律師所形成的「壓力」,都將促使司法判決更有品質與效率,此種效應是我們樂見其成的。
姑且不論問卷的選項是否合宜、配分是否妥當、公布是否引起反彈等問題,尚待討論與改進;但至少方向對了,有作比沒作好。況且對於在原有工作之外還願意額多負擔其他「監督工作」的人,該給的是鼓勵與支持,畢竟司法環境當中所缺乏的正是如此的「熱情」。現今司法的問題已脫離「貪污、干預」的時代,繼而代之的是對司法「品質」的要求,然而品質的優劣,在於人的素質。向來保守的司法人員,願意開始扮黑臉「要求」律師的品質,代表著他們也同樣要求著自己的審判品質;而擁有行政資源的法院願意配合,對於推動司法革新的腳步更有加成的作用。
討論到最後,發現與會的律師代表對於部分民事法官未必實施集中審理制度,頗有微言,因此會中也有共識將針對民事法官,由承辦案件的律師來填寫問卷,以同時督促法官配合進行集中審理制度。所以這將是一場法官、律師的競賽,最大的受益者勢必是人民,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為民間司改會辦公室主任)

後記:在四月八日的第二次會議上,已決定將於七月一日開始同步實施律師評法官、法官評律師的問卷;並至年底前的第一階段,將不公布個別法官或律師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