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能源效率與永續發展—德國製造

姚崇略

時序又進入歲末年終的時候,每年到這個時候,總是不免俗地要來個回顧與展望。回顧2011年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事件之一,莫過於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宮城縣東方外海發生芮氏規模9.0的大地震,隨後引發之大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之災變。在這嚴重的核電廠災變發生之後,全世界各國又開始了反核及擁核的爭議。
德國宣示「非核家園」
德國總理Merkel雖曾在2010年時宣佈延長國內17個核反應堆的壽命至2036年,當時引起一片譁然,但在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發生後,德國能源政策卻有了180度的大轉彎,Merkel總理在2011年5月30日宣佈,將分階段關閉核電廠,最遲在2022年將德國建立成為非核家園,其同時也表示「我們希望未來的能源是安全、可靠,以及在經濟上可行的。」這使得德國成為第一個決定分階段放棄核能發電政策的高度工業化國家。在決定逐步廢核的同時,未來德國將重點放在再生能源的發展上。由於德國是全球第四大、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德國完全放棄核電的政策,具有相當大的宣示效應,許多國家也對於德國未來能源政策的發展充滿好奇。
因為京都議定書第一個承諾將在2012年到期,德國及歐盟過去一直努力的目標在於,完成一個在京都議定書到期後,為了限制全球平均溫度較前工業化時期升幅不超過2℃之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氣候保護協定及相關的制度。而在2011年1月墨西哥坎昆召開的第1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之後,特別因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的發生,德國的能源政策產生了歷史性的轉折,在宣告放棄核能發電並加速發展再生能源的同時,如何維持能源持續供給的穩定性並保持有效率的工業發展,勢必成為德國能源政策的一大挑戰。
修法創造綠色能源產業誘因
事實上,多年以來德國即不斷地為發展綠色能源技術投注努力,並在2000年時公布施行《再生能源法》(Erneuerbare-Energien-Gesetz, EEG,嗣後分別於2004、2008及2011年修正),為再生能源產業創造誘因,促使再生能源全面而有效的蓬勃發展,截至目前為止,以再生能源發電確實有其卓著的成效。據統計,2011年再生能源的供應,已達整體發電量的20%,其後的目標希望在2012年提升至35%,更長期的目標則希望在2050年時再生能源能分攤80%的總能源消耗量。
再生能源政策的配套措施
雖然德國已走在能源政策轉折的路上,但如何使再生能源在總能源消耗分攤量上持續成長,同時確保能源供應的安全性,使一般習慣於使用傳統石化燃料的民眾不感覺供應之匱乏,仍處於廣泛討論的階段。或許再生能源政策的推行,看似前景一片美好,但總不免地必須面臨一些現實的問題。例如,為提升能源使用的效率,一些老舊建築物的翻修應是勢在必行,而為了加速並持續地整修這些建築物,簡化並調和現行的監管制度則為首要檢討的對象,同時,在涉及房屋租賃市場時,也應一併考量出租者及承租人的財務負擔能力,而這些如何遂行,則有待政府在政策上形成一有拘束力的決議。能源效率與建築物翻修只是眾多問題之一,在推行使用再生能源的必要計畫時,如何提高一般民眾的接受度,也是一大挑戰。例如,在建造風力發電廠時,許多民眾並不希望在其家門前設立風力發電機具,又或者是,如何說服民眾接受高電價時代的來臨,恐怕需要更長時間來達成。
除了上述的問題,另外,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必須有一個新的且長期的市場重新規劃,以確保將來能源市場的公平競爭。尤其因為德國發展的再生能源政策,採取了分散式的發電方式,也就是說,一般民眾也可以是再生能源發電生產者,例如在自家屋頂架設太陽能發電板,這樣一來,一般人民不但是能源的使用者,同時也是製造者,在這樣情況下,如何形塑一個新的競爭秩序,便成了將來一個重要的課題。而在確保電力市場自由化之自由競爭的同時,如何不偏重於市場競爭經濟,仍能在與政策目標達成之間取得平衡,也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於今年11月底又在南非德班召開,除了討論京都議定書的存廢問題外,在德國宣示廢核的能源政策後,與會的世界各國也都非常好奇,看德國將來的能源費用是否會高的無法負擔,如何兼顧氣候保護及能源供應的安全性,以及如何維持工業化並使經濟持續成長。德國似乎成了其他國家發展永續能源政策及氣候保護的範本,德國的能源政策下一步會怎麼走,全世界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