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是善意還是敷衍?

司改會

一、 司法院完全未就民間所提出之「四反四化」做出回應,包括如何遏止司法貪瀆、特權橫行、歧視弱勢、敷衍草率;以及如何達到司法平民化、人性化、社會化、專業化之條件。也就是說司法院只是從原本陳封已久的計畫書中抽取出了一部份,既未重新檢討其優先順序,亦未重新評估其可行性,始終未能瞭解到「建立人民信賴的司法」的真義。

二、 所謂的司法改革時間表,並非只是「何時」通過法令」的時間表而已,修法的工作固然重要,但如何具體落實政策才是真正改變制度的關鍵。以司法貪瀆、特權關說的情形來說,只是有無辦法遏阻錢與權對司法的侵蝕而已;而以司法平民化、人性化來說,法院親民便民的措施、法庭設置的合理公平都是無須變更法律即可著手的具體要求;至於專業法院、去除對弱勢者歧視、建立合理的司法官任用、退任、培訓等措施更是司法院有權、有能提出,卻未能具體回應的諸多項目。所以懇請司法院不要曲解「時間表」的意義,也不要以為民間在看到過去官方一再提出,卻始終無法落實的陳腔濫調之後會感到滿意!

三、 關於司法院提出的司法改革時間表,除了各項法案預定的修法之外,對於改善審判環境、提昇裁判品質部份也以僅舊有的增加員額來回應,以目前民事庭一審法官平均每月負擔一百多件案量,要降到標準的三十案,期間究竟如何規畫?以現有年增七、八十人的速率來說,根本無法有效減輕法官負荷。而事實上,提昇裁判品質的方式除了增加員額外,改善法官的專業素養、進行有效率的分工制度、規畫抒解訟源的訴訟程序…等,都是有效提昇裁判品質的方式,司法院似乎不應忽略了這些透過司法院就可以推動實施的工作,而將重點放在強調需要立法院通過才能施行的項目。

我們對於司法院立即做出回應不但無法欣喜,反而更加憂慮,如果司法院只能以如此草率、敷衍的心態來回映民間的要求,我們對何時司法才能復活更是不敢期待。我們認為,今天民間凝聚自己的力量,不惜動員法界走上街頭,大聲喊出司法改革的迫切性,就是希望司法當局能認真負責的回應我們的訴求,不是要看司法當局在倉庫中塵封的各項「計畫」。事實上,司法改革的議題在台灣已經談了幾十年,但是司法的品質卻始終未能有效提昇,這才是人民心中的痛。所以,我們誠懇的呼籲司法院停止敷衍、作秀的心態,民間要求提出改革規畫的時間並不算短,我們希望見到的是一份有心、有能力、有進度的時間表,請好好想一想未來司法改革的路要如何走,如何提出一個有效、符合民意需求的時間表,不要再用官樣文章來模糊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