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責任

紅螞蟻

這學期使用民間司改會出版的「人權法治教育」教材上課,進行到目前為止,連我這個大人都覺得書裡提供的思考工具很實用,能幫助我們釐清很多生活中龐雜的問題。這學期我決定先上「責任」這個議題,下學期上「隱私」,明年度再上另兩個議題,正好可以把整套教材上完。很難想像光是一個「責任」,就能編成一本書,還有系統地分成十二個單元,層層深入說明,縝密我們的思考。若是問我什麼是「責任」,我可能一時也答不出個所以然來呢!我們常在電視機裡,聽到人民要求政治人物「下台負責」之類的話。似乎「誰該負責」是件重要的事。然而,花時間消化了這本教材裡的內容,發現可不是那麼表淺的問題而已。把思考歷程整理出來,便很容易可以釐清問題。一、什麼是責任?責任是「有義務去做某件事,或是不去做某件事」。比如說我們都有尊重他人的義務,或是有考試不作弊的義務。
二、責任的來源?
書中歸納出責任的七種狀況,的確是我們經常會碰到的狀況:1. 責任來自於承諾 (我們對別人承諾某件事,就 有責任去「說到做到」)2. 工作分派而來的責任3. 職業上的責任4. 法令規章規定的責任5. 習俗要求的責任 ( 在社會中大家公認的做事方法 )6. 公民準則產生的責任 ( 身為公民,我們對國家 負有一定的責任 )7. 從道德標準產生的責任 ( 哪些責任是我們對 「是非對錯」的信念 ? )
三、負責任的結果
負責任會為別人與自己帶來益處:當人們都對該做的事,好好負責時,我們就能放心期待他們的工作成果。當我們知道別人會負責時,我們便覺得很安心。當參與工作的人都好好負責,就能更輕鬆、迅速的完成工作。如果每個人都分擔一部分工作,就不需要有人多做超過他該做的部分。如果團體中的每一分子都負起自己的責任,就能為團體創造共同的光榮。當一個人履行應負的責任時,他也會對自己感到很滿意,並因此對自己產生自信心,有獨立感,也能獲得別人肯定。過程中還可能得學到新的知識技能,或是得到金錢的回報或物質獎賞。負責也不盡然都是好事:因為,你可能會因為要負責,而必須付出自己的時間、金錢或體力,而感到負擔。你可能必須犧牲自己的休閒與興趣。有時被強迫去做應該做的事,你也可能會感到憤怒或厭惡。時我們會擔心因自己能力不足,害怕負擔不起失敗,或遭受處分的責任。或是當有人把工作都推給你去做,你會覺得心裡不平衡,覺得事情的分配不公平。
四、負責任的哪些益處或代價,對自己而言是很重要的?
每個人看待益處或代價會有很大的不同,好比如有人把「吃苦當吃補,甘之如飴」,有的人卻是「避之唯恐不及」,我們必須去了解這些差異。
五、如果遇到無法兼顧的責任時,該怎麼解決?
有時遇到必須同時承擔很多責任,卻超過自己能力所能處理的範圍時,該怎麼決定要選擇哪一項工作?1.有時候,兩項責任互相衝突,無法兼顧,或至 少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完成這兩項責任。比如說上午十點鐘要參加考試,卻又和牙醫約好要去看牙的情況。2. 有時候是我們的價值觀和利益,與所要負擔的 責任內容有所衝突。比如說我們看到好朋友考試時作弊,我們的價值觀告訴我們對朋友要忠誠。但這個價值觀卻和發現班上有不對的事,應該要報告老師的價值互相衝突。3. 所謂利益是指我們想要獲得的東西,像是可以 自由運用的時間或是身體的健康。比如說,大家都知道規律的運動和良好的飲食習慣有益健康,我們都有責任要盡量維護自己的身體健康。但是有時候,我們卻又很喜歡吃垃圾食物、熬夜,或是整晚躺在沙發上看電視。事實是,有時在無法兼顧的責任、利益和價值之間做抉擇很容易,有時卻又很難。
六、如何在無法兼顧的責任之間做抉擇呢?
1. 看看這項責任有多緊急?哪一個是需要立即處 理或行動的責任?2. 思考什麼是責任之間的相對重要性。3. 如果要承擔這些責任, 會需要哪些資源?如果 沒有需要的資源,那就要好好想想,還要去承 擔這項責任嗎?4. 承擔這項責任時,還牽涉到哪些利益或價值? 工作、親情、友誼、金錢... 哪些事你認為最重 要的值?5. 思考看看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案?這項責任非得自 己來不可嗎?還是非得用什麼方式解決不可?
七、為什麼需要知道「誰該負責」?
1. 我們常會因為某個人做了某件事而想獎勵他, 來肯定他所做的事。2. 我們想懲罰某個的行為,目的可能是要他對自 己的行為做出補償,或是想辦法恢復原狀。3. 我們希望能用這樣的資訊,作為日後行為的準 則,知道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該由誰負責,可以 幫助我們決定自己日後的行為。
八、如何決定誰該負責?
1. 確定發生了什麼事。2. 判斷可能是哪些人該為發生的事情負責。3. 為什麼這些人被認為是肇事者的原因?這些人 的行為,對發生的事產生什麼樣的影響?4. 當時這些人的心理狀態如何?他們當時的心理在想些什麼?我們必須去考慮:‧他是不是故意的?‧還是這個人是不小心的?他該去注意,卻不 夠注意?‧這個人知不知道可能會發生的結果?他是否 在事情發生前,有充分的認識,知道自己的 行為可能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5. 這個人能不能控制當時的情況?如果是不可抗 力的因素,就沒辦法為當時發生的事情負責。6. 這個人有沒有義務不那麼做呢?如果我們都明 白,每一個人的行為對所發生的事情會產生哪 些影響,便可以判斷這個人有沒有義務不做他 已經做了的事。7. 這個人的行為是否帶來某些利益或是好的價 值?不妨說出來看看。 因為,有時重要的利益 或價值,可以協助解釋人們的行為。探討「責任」,原來有這麼多的思考面相,看似複雜,但是仔細想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總是發生讓人們介意的芝麻小事,或許都是可以藉由這樣的思考,選擇適當的應對方式而避免的呢!這幾天在班上的幾場討論,實在精采!能夠慢下腳步,認真和這群高年級孩子討論他們自己提出來的公共議題,我覺得很高興,課上不完?沒關係啦!老師自有辦法,這倒不是難題。但是,透過深層理性的討論,小孩變得比較不會老是忿忿不平,變得較自律、願意遵守規範、變得會同理、關心他人...。才短短三個禮拜,我所見如此,還蠻驚訝。「講理就好」,還真是蠻有道理啊!不端出權威與棍子,一樣能服人,一向是我希望達到的目標。班級法庭上,綜合學生告狀的內容,多半是「亂罵人」,還有「不尊重人」,其次還有「給同學亂取綽號」之類,讓我覺得很好笑的事。之前研讀過一篇老師實施「班級法庭」的研究論文,研究結果與我在班上的觀察,果真相差無幾,這也給我一些教學上的想法。今天,老師我也跟學生提出抗議,因為老是有不寫作業的同學,和心不在焉的同學。老師可不是 7 - eleven ,隨時都要應付來補交功課、訂正作業無數次還是錯誤、上課時老師交代的事情不專心聽,下課時才又跑來一直問的同學。老師也是人,也想在下課時和學生一樣,好好休息放鬆,老師也需要在空堂,做自己想做的工作,老師更想和學生好好交流有趣的話題,和學生一起做有創造力的學習。但是學生經常無視於老師的感覺,下課時間、午餐時間,甚至是午休時間,都還有人拿著訂正的作業來煩你,讓你分身乏術,他們把老師對學生的責任視為理所當然,把你當成是他們的老媽,自己卻不負自己當學生的責任,有時真的很令人抓狂。從孩子這些被縱容出來的習慣,我很難想像,過去教導他們的老師有多累,他們怎能忍受學生如此呢?然而,怎麼就沒有老師思考,如何教導孩子尊重、體諒他人,並且還能為別人付出呢?幸而,孩子們很單純,也很體貼,他們聽完老師的抗議,開始觀察老師的作息,發現老師真的很辛苦。他們在班會上,自己商量對付「不寫功課、不懂得尊重別人」的同學的對策。我只負責在一旁釐清觀點,他們表達的意見與思考其實很棒!我聽了很感動,這才像是個成熟大孩子的樣子嘛!很高興三個禮拜以來,班級氣氛漸入佳境,連那個很愛「搞飛機」,完全不寫作業,上課時眼睛從不看黑板,沉浸在自己的飛機世界裡,讓人懷疑他是不是有自閉症的學生,今天都對討論議題舉手發言,表示意見呢!真是跌破大家眼鏡。我不禁好奇地想,經過一番思考洗禮之後,再請學生重新討論他們曾經出過的問題,或者我們再來檢視那些被人民要求下台負責的政府官員,會和最初產生什麼不同的結果與做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