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探尋學習法律的初衷

廖健凱

身為學習法律的學生而言,《大法官,給個說法2》這本書無疑是再次提醒我去探尋和確認學習法律的初衷……本書醒目的次標題讓我翻開它,而且把它一口氣翻完。「人與制度的戰爭」,多麼強而有力的註腳,而書名《大法官,給個說法!》更明示了大法官在法律制度下的作用和功能。諸如:最後防線的守護者,或是對抗多數決的各種說法。再再都顯示出大法官在社會制度中其奧妙之處,既是制度的守護者亦為制度的開創者。制度運作如果像是一個人的整個生理和心理的總合,大法官的角色似可比擬為這一個人的精神力和意識,能夠帶領、確認和影響這個有機體(人)的行動和行為。而人類社會的制度運作是由單一的個人牽著其他人的手足一起形成人群網路後,為了能夠彼此皆能存活,漸漸的形成制度運作。換言之,制度當初是為了服務人群而出現的,但諷刺的是,制度也確實在現今的社會中不斷的規範和限制個人的許多行為和思想。而個人為何要跟制度產生戰爭?因人類有生來最珍貴的獨一無二的大腦,能夠學習許多事物,更同時有著許多珍貴的創意和想法,都是來自於這充滿脂肪且會不斷微微放電的器官。假定社會中的個人皆不和其他人為共同生活時,是絕對無法產生如今各種現實上,那樣多采多姿且在可被接受下的效率之生活,所以人群產生的制度是需要被維持的。可惜的是,每個人靈動般的思想和意識的躍動是快速的、但經由人群產生的制度規範是得有秩序的,是變化較慢的。於是雙邊落差從初始就悄然形成。制度由人類的智慧所生,而人的智慧和靈光必須由人群產生的制度所滋養,但卻也必須在可能僵化的制度中被制度所規範。學習法律,也是種利用一個人的智慧運作和理解這制度的點點滴滴後,把成果裝載到個人腦袋瓜中的過程。接著,再拿出來應用。而因時序遞移、人群變化、社會變遷下,制度的運行效果,似乎總讓人類感到制度運行永遠有需要改變之處。但殘酷的是,往往制度像是無法搬動的神聖指令般,以無形的網住有形的人,更甚者是大意的變動,而無法再表現未變動前制度的美意或效果,或是幾近停滯的無法回應和解決現時快速變動的各種社會事實。前者使人無所適從、而後者使人無奈。學習法律,精密且細緻的全盤理解和了解法律,是法律人必要且最低的專業要求。但不被法律規範給淹沒,時時能觀察和探詢種種法律規範所存在的可能原因和因素,或許才是法律人那「人」的面向所應有的根本。看完本書,我想最讓學習法律的我感到震撼的,是那一篇篇故事的主人翁,精確又擲地有聲的釋憲文,是細緻和規範化下的精緻產物,但因為故事,而讓我更加地警醒和思考,這制度形成和運作面上所看不到的「人」,在哪?到哪裡去了?現在怎麼樣了?而法律人,若沒了「人」,那「法律」還剩些甚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