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改變,事在人為

編輯部

馬總統就職即將滿一週年。官方必定行禮如儀,民間團體不必隨之起舞,更應嚴格檢視馬政府一年 來繳出的段考成績單。在二次政黨輪替後、一黨獨大的政治格局下,代議政治缺乏有效的監督制衡力量, 公民監督的角色格外重要。若不堅持監督與批判的公民精神,恐怕社會勢力原先微妙的平衡關係,將會 更加傾斜。

本期封面故事「馬政府施政週年體檢」,就是這個堅持的體現。我們分別從司法人權、勞工、婦女、 教育與社會福利等五個面向,來檢視馬政府一年來的施政作為,觀察政策思維背後的政權屬性。

從司法人權來看,最困難的改革,還是當屬建立評鑑制度淘汰濫權失職的法官,以及強化檢調機關 的人權保障觀念。這些改革目標雖然都是老生常談,短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幾。但令人難過的是,馬總統 針對這些不可能的任務,似也不再像其在經歷市長特別費被告身份時,對於司法有發自内心的批判與期 待,這是令人最為擔憂,也最感到不解的地方。

從勞工政策來看,政府許多灑大錢救失業的措施,其實只是補貼企業,創造短期性、臨時性的工作, 讓失業率的帳面數字下降而已,對勞工並無實質助益;而無薪假的實施,在目前多數企業内沒有工會, 勞工普遍缺乏集體勞動三權的情形下,訴諸「勞資雙方協議」的無薪假,最後總落得剝削勞工的結果。

教育政策亦有異曲同工之妙。馬政府「以教育解決失業問題」的思維,將全球經濟供需失衡所引起 的失業問題,錯誤地歸諸於人力資源問題,也迴避教育問題的迫切改革需要,亦即「教育公共化」的議題。

婦女政策則面臨了支票縮水與跳票的窘境。如「推展婦女福利服務」與「家庭暴力、性侵害與性騒 擾防治業務」二項攸關婦女權益的指標業務,預算大幅縮水。另外,選前承諾的「性別主流化」目標, 在目前的實施情況,是逐漸淪為形式化的口號。

不論教育、社會福利或婦女政策,馬政府都共同面對一項危機,亦即替有錢人大幅減稅、敗壞財政 紀律,都面臨了「錢從哪裡來?」的窘境。台灣進入高齡化、少子化社會的腳步極為快速,各項社福安 全網的建構迫在眉睫,但由於預算不足,只能淪為因陋就簡的拼裝車,將影響未來國民福祉,甚至經濟 發展的前景,令人憂慮。

本期報導了大法官會議釋字654號解釋文的釋憲過程,是典型人民靠自己努力蠃回人權的例子。台 灣司法制度不尊重羈押被告與律師會面的隱私,錄音、監聽稀鬆平常,嚴重妨礙訴訟權的行使。雖然讓 台灣在國際間蒙羞,但台灣的司法人員反倒因為積弊已久而習以為常。結果,義謙法律事務所律師尤伯 祥的釋憲聲請行動,竟然迅速瓦解了看似堅不可摧的制度,可見事在人為,不必太過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