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知其情,哀矜而勿喜

葉亭君

1988年,奇士勞司基(Krzysztof Kieslowski)執導的《殺人影片》 ("Short Film About Killing")在波蘭上映,這部影片並影響波蘭輿論決定在1989年,支持暫時中止死刑五年。而後在2004年,波蘭為了加入歐盟,完全廢除了死刑。
《殺人影片》裡的謀殺鏡頭令人不忍卒睹,卻意在控訴暴力。
片中兩場謀殺鏡頭的長度破了影史紀錄。少年殺害計程車司機那場戲長達七分鐘,之後少年受處死刑那場也長達五分鐘。若我們看著少年殺害他人時難過地將頭別過,那同樣的當我們看到少年被勒頸吊死時,豈不也一樣難以忍受?奇士勞司基說:「置人於死地大概是我們所能想像到的暴力極致。死刑同樣是置人於死地。暴力與死刑在片中被連接在一起,這部影片反對死刑這種暴力形式。」
在奇氏有意地前後並置下,蓄意殺人是如此殘酷的暴行,那麼國家殺人又何嘗不是?
「這一切都以我的名義進行,因為我是這個社會的一分子。如果這個國家,有人在另一個人的脖子上套上繩圈,然後把他腳下的凳子踢開,他是以我的名義在做這件事。我想這部影片不只是討論死刑,而在指涉一般的殺戮。無論你為什麼理由殺人、殺的對象是誰、誰去動手,都是錯的。」奇士勞司基如是說。
好萊塢電影裡壞人都罪該萬死,好人都是英雄不會犯錯;奇士勞司基既不同意這種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價值觀,也不會給觀眾那麼輕易單一的答案。他鏡下的角色是立體的,有面孔身世,我們能看到有血有肉的人,而不僅是惡人。
無辜受害的計程車司機是人,他蠻橫地不願搭載病患,卻也毫不吝嗇地將妻子做的午餐分一半餵給流浪狗;冷酷犯罪的少年是人,他冷血無情定要置人於死,卻也是個好哥哥,死前還惦念著妹妹。
奇士勞司基的電影不給答案,觀眾在得到答案之前必須先理解角色、思索角色。而經由理解他人,我們才能反省自己,我們才有資格說具有人性。
奇士勞司基喜歡強調機遇,人生由偶然形成。《雙面維若妮卡》裡,兩個維若妮卡擦肩而過時往不同方向走了,但如果我走了你的方向,你走了我的,我怎麼知道我不會變成你?《機遇之歌》裡,只是因為沒搭上火車,人生就完全不一樣了。
《殺人影片》中,少年臨刑前拿出妹妹的照片說,如果當時他沒有跟朋友去喝酒,朋友便不會酒醉駕車撞死他妹妹,他也不會離家來到這裡,那麼也許今天這些事便不會發生了。
如果社會提供良好的教育、社會照顧,尊重人也教人學習尊重,那麼也許犯罪便不會發生了?
當然我們不可因此低估人的自主能力,但假如生命充滿際遇、每個決定、每一項罪行背後都有不可自主的偶然,那麼是否至少不該確信何為必然?
每一個法官都該看看《殺人影片》,或者說每一個還在判人死刑的社會都該看《殺人影片》。因為當我們看見暴行,絕不該只有「除之而後快」的心態;「知其情,哀矜而勿喜」,並試圖理解與反省,這社會才不會有暴行。(作者為民間司改會執行秘書)

「殺人影展」將於12/10-14於總統戲院舉行,放映與死刑議題相關的電影共10部,並有座談4場。
免費索票,詳細資訊請見:http://www/deathpenalty/org/tw(即將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