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理性的星空】扳倒主流媒體的新希望?

劉靜怡

我從不是個細心耐煩的人,身為一個研究網路和傳播法律的學者,我對台灣媒體種種自行顯現出來的和被觀察描繪出來的特性──所謂主流媒體的選擇性報導行為和虛假矯情;所謂本土媒體不自覺流露出來的議題窄化現象──則是早已失卻耐性了。於是,期待新興傳播型態的出現,痛擊傳統媒體,或者讓傳統媒體因為受到刺激而自省改變,便成為自己在做為一個觀察媒體發展的旁觀者之餘,不斷翻騰於內在學思辯証過程中的無盡想望:從九○年代初期網際網路的使用開始盛行所帶來的媒體傳播模式衝擊,到這幾年來逐漸流行的網誌(web-blog,或稱為「部落格」)所引發的討論,在在耐人尋味。
主流媒體之外的另類選擇
所謂的「網誌」,本質上是種線上日記,這種線上日記不是全新的網路溝通型態,早在一九八○年代中期,便已經出現,近幾年來卻從個人在網路上抒發心情和分享想法的方式,發展得方興未艾,儼然成為網路世界裡難以忽視的一股力量。根據各種不同的統計,在網路世界裡,幾乎任何主題都可以找到成千上萬篇的網誌:這是一種創意分享、集體創作的過程和結果,無論是由狂熱的政黨支持者所撰寫,或針對特定冷僻主題進行討論,還是僅僅以鬆散而無固定組織的方式提供資訊和評論意見,都已成為傳統媒體以外的另類選擇:在某種意義上,網誌主人就是你的編輯,你閱讀網誌,就是在支持這些網誌族。
讓我們看看網誌最近曾經創造了哪些傳奇:美國CBS王牌主播Dan Rather日前因為未徹底查明布希從軍紀錄的文件真實性而致歉,就是一群在網路上發表評論的所謂「博客」(bloggers)率先質疑CBS所提出的文件真實性,而且在網路上緊咬不放所致。雖然其在網誌上所公開的數十位自稱為專家者對這份證據的詳細檢驗報告,被懷疑是共和黨人的選戰傑作,然而,將這件事炒成全國性議題,展現網誌在美國選舉中的募款、行銷和報導影響力(今年美國兩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都發放記者證給網誌族進行採訪,兩黨網站也推出「部落格」,提供選民參與討論的空間),同時也逼使所謂的主流媒體和資深媒體人認錯道歉,卻有其歷史里程碑式的意義:網誌內容固然不乏謾罵與八卦,從傳統的規範觀點來看,也可能引發一連串法律爭議,但是,網誌提供另類檢驗管道,並率先爆料的特性,卻已將自己拱上網路時代新興媒體的地位。
市井小民的武器
網誌內容當然不會比主流媒體更專業或更正確,從個人日記本發展而來的網誌,也未必不預存偏見或特定立場,然而,網誌此一文化浪潮的確創造了一個透明而即時、聚焦且多元的討論平台,呈現大量資訊和意見,不管這些資訊和意見是否具有另類特色,只要有耐心,或許「真相」或「真理」就在其中。
不管你是知識精英或市井小民,不管你是西裝筆挺或身著邋塌睡衣,都可以經營網誌,網誌是個有潛力可以幫助我們脫卸所有知識偏執和身段的平台,CBS和Dan Rather的低頭認錯,除了讓人感到痛快(以及讓我對於大肆報導這個CBS事件的台灣若干媒體,自己是否會感到有點心虛,覺得好奇)之外,或許也宣示了網誌這種非主流媒體的典型代表之一,多少已經做好和主流媒體平起平坐的長期打算了。
我不知道該不該稱這段發展中的網誌史為「媒體革命」──畢竟,絕大多數的新聞網誌,依舊依賴主流媒體提供大量且即時的新聞報導內容,網誌似乎偏重於扮演「加入另類聲音」的角色──還是應該將其當做媒體發展史上的另一個網路泡沫,不過,網誌的流行,的確是集體力量在網際網路發展過程中再度集結的象徵,即使不為媒體開創新紀元或建置新模式,至少也會帶來一些鞭策新聞報導誠實度和品質的「警訊」,甚至,主流媒體應該想想的是:讀者為什麼選擇網誌?(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律組專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