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談人權等於「不安全」? 同志群交轟趴事件的人權省思

陳俞容

九十二個赤裸的男同志排排坐在地上的新聞畫面不斷重播,隨著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公佈轟趴參加者的高愛滋與梅毒比例數字,以及對愛滋感染者參加派對的嚴厲指責,將同志群交轟趴事件再度推向社會集體恐慌的高峰。
同志轟趴事件整個執法過程存在著許多明顯的人權疑慮的問題;不過,同志與愛滋防治團體在極度負面的報導走向中,發出微弱人權呼聲,卻引來「對人權的關心超過對疾病的預防,不把愛滋防治當一回事」的批評。
然而,許多不當的做法和措施,其影響不只助長了社會中的同志歧視和愛滋恐慌,更令人憂心的是謬誤的疾病防治政策,是會具體地讓民眾陷入更惡劣的健康危機。
台灣一直把「貞潔」當成唯一、優先的愛滋防治策略,這種純為滿足道德人士某種堅持的呼籲,並非務實的愛滋防治策略;將單一性伴侶當成首要、亦即將保險套貶抑成不得不的防治方式。這是為什麼到現在,許多民眾對於「滿地保險套」不但無法視為「他們有努力實踐安全性行為」的表現,反而覺得震驚與恐怖。
警察甚至會將保險套當成從事或經營「性交易」的證物,這絕對會減低保險套的推廣,增加性行為發生時取得與使用保險套的難度。愛滋防治策略不應再污名化保險套,甚至抹煞其重要性;畢竟,是否畢生維持單一性伴侶或禁慾,可以說是個人的道德選擇,但全程使用保險套卻是人人應盡的社會責任。
另外,對男同志消費場所臨檢時「附贈」強制驗血(愛滋),在新聞報導中時有所聞,但在性質類似的異性戀娛樂場所卻不會這樣處理。「因為是男同志,所以要強制驗血」的做法,在台灣不斷強調「危險族群」的愛滋防治政策下,似乎也成了必然的結果。
台灣一直不肯以平實的方式,對全民進行愛滋防治教育,介紹愛滋感染途徑、預防方式,以及教導群眾如何與愛滋感染者和病人相處;反而不斷強調高危險群,使一般大眾自外於愛滋防治,當民眾身處愛滋防治的無知狀態,等於被剝奪了個人的健康照顧權。
在這次事件中,許多人也不解為何同志與愛滋團體反對罪犯化愛滋感染者。在愛滋防治條例中,感染者明知感染卻隱瞞而與他人從事不安全性行為,是要受到重罰的。但實務上來說,這種入罪只會造成篩檢意願的低落,因為在知者有罪、不知者卻無罪的情況下,誰願意知道呢?此外,警方任由媒體對轟趴參與者拍攝、疾病管制局提供轟趴參與者與愛滋感染者名單比對等,也都是侵犯人權的作為。
許多國家從喪失大量健康青壯人民的血淚經驗中得知,「人權」是有效防治愛滋的唯一基礎。人權低落、罪犯化只會讓感染者以更悲情和隱匿的方式生活著,反而對整體愛滋防治造成更大困難。而失敗的愛滋防治政策,正是健康者權益最大的威脅。
我們相信,只有當有一天所有人不再推卸自己健康與行為的責任,而保險套不但不再帶著污名、更能夠正面發展出戴保險套才夠盡興的想法,愛滋防治才可能真正奏效。(作者為性別人權協會文宣組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