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對立下的公民教育—參與2010年10月南韓馬山「亞太公民教育論壇」有感
林佳範
民主,可以制度化且和平解決政治的對立,但並無法消解它。甚者,不論是在民主化之前或之後,公民教育無不受政治對立所影響。民主化之前的公民教育,是威權政體的幫兇或政治啟蒙的先鋒?民主化之後的公民教育,能夠脫離政治對立,來推動公民教育嗎?公民社會,如何在政治對立下,影響學校的公民教育?南韓的民主基金會(KoreaDemocracyFoundation)和美國的公民教育中心(CenterforCivicEducation,USA)共同主辦,此次的東亞公民教育論壇,即以BeyondSocietyinConflict:CivicEducation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為主題,來自亞太地區南韓、台灣、中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蒙古、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美國夏威夷、維吉尼亞、佛蒙、密蘇里、堪薩斯、麻州等,公民教育有關人員參與,3天的研討會。為何主辦單位會,形成這樣的主題?在韓國的馬山,經過幾天的會議與接觸,慢慢可以理解,且所謂的「永續發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並非指生態環保上,而係針對公民教育本身的發展。。
從台灣到會議的所在地,必需先搭2小時的飛機到仁川,再搭1小時的飛機到釜山,然後再搭1小時的汽車,才到達目的地馬山(最近剛被合併在昌原市下)。為何如此費周章地來到此地,而不是在首都首爾舉辦?原來馬山地區,是南韓第一次的民主化革命,在1960年4月19日,推翻其第一任總統,後成為獨裁者的李承晚的所在地,今年並第一次被正式納入國家的紀念日。並成為後來1978年著名的馬山與釜山的起義事件所在地。馬山堪稱南韓的民主聖地,成為後來的民主化運動的重要象徵。
南韓的政治經濟發展,是他們引以為豪的成果,在ArirangTV(英語電台)一則宣傳廣告,從聯合國官員在韓戰後的說法:「經過100年都無法站起來的病夫」,到今年將舉辦G20的國際盛會,不論是政治民主化或經濟的現代化,均有目共睹的傲人成績。然而,在這些光彩的表面下,仍有其必須面對的民主化問題,其實處境上和台灣的發展頗類似,即政治上的對立,甚至影響到公民教育的發展。現任的政府,亦視過去的反對黨執政,為「失落的8年」,而民主公民教育,亦因為許多的反對黨所注重,反而成為祭品。韓國民主基金會,雖是政府所成立,但能被其應邀出席的貴賓,仍以現在的反對黨或社會運動的人士居多,教育部的官員,亦形式地出席開幕,並未留下來參與會議。
其實南韓的民主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學生運動扮演領導的角色,且最早的1960年4月革命,更是從高中生開始起義,起因於政府為干預學生的抗議,刻意更改學校的考試時間,將其移至星期天,而引發更強烈的學生抗議,且演變成全面性的反政府示威。研討會中,更有學者以”TheRoleofPopularEducationinSocialMovementofKorea”為題,剖析像夜校這種體制,和社會運動的關連性,即有很多大學生成為夜校的老師,而在針對中下勞動或農民所舉辦的夜校課程,激發中下社會階層的權利意識,進而直接或間接的推動政治運動與社會的改革。然而,這樣的學生運動歷史,並未撼動主流的教育體制,公民教育並未在高中的正式課程中,且就算是在中小學,類似台灣在考試領導教學的教育現場,往往被邊陲化或形式化。
有位南韓國小老師的分享,蠻可突顯這些教育現場的問題(其實台灣也有類似的問題)。他在學校進行環境教育,推動節能減碳的觀念與行動,強調要多騎腳踏車少用汽車,但學生則反映,我們不是不騎腳踏車,而是社會或學校都反對他們騎腳踏車,於是他們變發起「建立兒童友善的腳踏車道路」運動,雖然獲得媒體的青睞,但其中並未獲得學校的支持,甚至誤會他在策動學生「造反」,就算腳踏車道建設好,後來的學弟妹也並未被允許使用。這位老師並非在推動美國公民教育中心的公民行動方案(projectcitizen)課程,但其已含有此課程的精神,惟他的遭遇,也顯示許多教育現場,並未正視,甚至反對學生的行動,或其政治效能的形成。
在本次的會議中,許多的公民社會組織,亦有介紹他們各自所推動的公民教育,例如、KoreaCivicEducationInstituteforDemocracy、Citizens’CoalitionforEconomicJustice、CivilSocietyforOpenSociety、Volunteer21、YoungKoreanAcademy、KoreaDemocracyFoundation等,可是這些組織的努力,皆非主流體制內的學校課程,且在各組有限的財務限制下,其影響力仍很有限。在此次的會議中,或許一個比較明顯的成果,是這些團體均認為,應該進一步的聚會,來商討未來在韓國公民教育的推動。相對地,本人介紹司改會的法治教育中心,利用律師公會、扶輪社等各種社會資源,來進行公民教育的推動,且已打進學校的正式課程,獲得許多韓國人的迴響,有位女的國中校長(係透過私人關係才得知而得以參與本次的會議),在休息時,更親自來感謝我,給他們提供一個很好的示範與激勵,更在下一場的發表中,引用我們的例子,來提問韓國未來的推動方向。
南韓民主基金會,推動美國公民教育中心的公民行動方案(projectcitizen)課程,並舉辦高、國中生的比賽,約有70所學校參與,在第一天的議程中,其中7個獲獎學校的學生,更親臨會場,說明並展示其公民行動方案。學生所提出的主題,非常多元,從其生活有關者,如青少年的吸煙、高中生涯規劃課程、社區性產業對青少年的影響,到一般社會性議題,如農村的勞動力短缺、勞動力剝削、童工議題、非法移民兒童之受教權等。這些學生的口才與應對,皆顯示強調行動力的課程,有助於學生的公民知能之提升。在會議中尼泊爾和印尼的公民教育工作者,更提出論壇劇場(ForumTheatre)的方式,其不僅對在體制內的學生,甚至失學的孩童,能提供對話與討論的公民教育。不管何種方式,公民教育皆不脫離互動式、參與式、經驗式的課程策略。
衝突,是人類社會難以避免的課題;民主的體制,提供一個和平解決政治衝突的機制;公民教育,係強化民主化的必要工作。不論是南韓或台灣,仍有嚴重的政治對立,且既有學校體制與文化,並未完全脫離過去的舊習,更突顯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在新舊價值與體制的衝突間,尋求社會資源的挹注,並能滲透教育體系的封閉性,是我們的共同課題。民間公民教育的推動,能提供學校公民教育的輔助資源,更能保持其多元與活力。公民社會的公民參與精神,更是學校公民教育所必需援引之重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