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媒體選邊站, 公視爭獨立 從公共電視預算案看政治力介入媒體運作的問題

民間司改會

「黨政軍退出媒體」是八○年代民主化運動的一個重要口號。背後的預設是,一旦政治力干預退出,媒體就會獨立;一旦媒體獨立自主,文化才會呈現多元蓬勃的生命力。隨著解嚴、開放報禁和政黨輪替等政治里程碑一一實現,媒體一時間似乎真有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
許多文化評論者喜歡稱九○年代後的台灣為「眾聲喧嘩」的年代,社會各唱各的調,沒有終極真理。這反映媒體更獨立,文化更多元了嗎?看似如此,實又不然。首先是商業化對媒體呈現的「單向度」的制約力,至少跟政治力干預一樣可怖;其次,黨政軍是退出了,公廣集團也成立了,但政黨從來沒有放棄影響媒體,而媒體大亨更基於商業利益主動選邊站。各種置入性行銷廣告、各電視台政論節目旗幟鮮明的情況,正說明了政媒之間的關係,進入更微妙的互動階段。
這次國民黨立委企圖對公視預算的干預,進而左右公視董事席次,引爆社會大眾對於公共媒體資源運用的新一波關懷。而馬政府上台之後,許多社會運動者發現,在媒體選邊站的情形下,重要公共訊息愈來愈不容易傳達給公眾知悉,長此以往,將對台灣的民主政治帶來深遠影響。該怎麼辦?本期特別報導提供二位局內人的深度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