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從最根本的學習開始—參與公民與法治教育「隱私」課程有感

Pearl Huang

小時候上公民課覺得好簡單,考試的時候只要把空格填一填,選擇題猜一猜,就可以拿90幾分甚至100分,導致同學上公民課時,總是把課本打開便開始做白日夢、聊天,或是算數學、念英文,老師在台上說什麼根本不重要,只要考試有高分就好。現在回想起來,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如果不是家庭教育完善,公民素養好像就是從那時候被一點一滴給忽略了……
很開心自己下定決心擠出時間來認識由台北律師公會、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民間司改會策劃出版「民主基礎系列」這套教材。研習當天我懷抱一顆既期待又忐忑的心翻開了講義第一頁,竟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被老師引導進入課程。從第一次尷尬討論到大家解開束縛放縱自己的「戲」胞,竟是如此的輕鬆自然。教材最令人折服的地方在於「拋問題」──運用思考工具,小朋友開始學習回答問題、學習如何真正聽懂其他人的想法,學會尊重,並得到他人尊重,對於天馬行空的孩子來說,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很自然地激發了求知慾,限制思考的填鴨式教學,反而折煞了學習的熱忱。
這次參加台北律師公會、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全國教師會主辦的民主基礎系列「隱私」這個主題的研習課程,學員之中有律師,也有老師。在課程進行過程當中,我覺察到很有趣的一種現象。或許是因為職業的特性使然,可以明顯地發覺,對於同樣的問題律師和老師兩者切入角度的歧異。例如:律師多半對於假設性的問題會表達出不予置評、拒絕回答;而老師卻偏偏愛用假設性的問題來切入或作答。從這點更可以看出,家庭背景、教育模式對於一個人的社會化過程佔有極大的影響力。從而,法治教育的推廣不該侷限於校園,不該只是教育者或者法律專家的責任,每個公民都有權利及義務去提升自己的公民素養並且推己及人。
其實我覺得這門講座也很適合父母來上,法治教育向下扎根,顧名思義,從最根本的學習開始,影響這階段孩子最深的其實是家庭教育,如果父母做好模範並學會對的方式教育孩子這些抽象的概念,老師在學校繼續加強觀念,那公民與法治教育將會事半功倍。我會持續分享這次上課的心得,希望可以喚起更多人關心這個重要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