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可以重建新聞業—《weReport》在台灣媒改運動中的定位與挑戰
胡元輝
《weReport》在2011年末上路了!
它是一個網站,但不只是一個新聞網站;它是一個平台,但不只是一個調查報導的平台;它是一個行動,但亦不只是一個關於新聞業的行動。
且讓我們從美國最近的一份報告說起。
去(2011)年7月,美國聯邦通訊傳播委員會(FCC)發表一份研究報告,這份報告以「寬頻時代變遷中的媒體地景(media landscape)」為題,明確指出兩點:
──較諸以往,美國的非營利媒體已變得更為多樣與重要,而且多數不曾接受或尋求政府經費的支持。
──許多追求公益的民間基金會開始贊助非營利媒體,因為贊助媒體與基金會的其它目標並不衝突,而且還是基金會達成那些目標的前提。
順著上述觀點, 領銜該研究的FCC資深顧問Steven Waldman及其團隊強調:如果美國人能拿出他們慈善捐款的1%給非營利媒體,那麼後者每年將可以擁有27億美金的營運經費。他們希望美國基金會能逐年增加對此類問責式新聞業(accountabilityjournalism)的支持,而且能夠有愈來愈多的個人加入捐助非營利媒體的行列。
美國人捐助非營利媒體並非新鮮事,但過去主要是支持各地的公共廣播電台與電視台。如今誠如該研究所言,隨著傳播科技的變革及媒體生態的轉變,各種類型的非營利媒體泉湧而出,其中尤以接受基金會與慈善家贊助的網路新媒體最為突出。它們不只在某種程度上填補了傳統媒體萎縮後所留下的空隙,甚至成為既有商業媒體的衡平或反制者。
較諸美國的媒體生態,台灣媒體市場失靈的現象不只更為嚴重,抑且殃及公民社會與公共領域的成長。面對此種媒體亂象,台灣呼籲媒體改革的聲音固然不曾間斷,抗議媒體的行動同樣不曾歇止。媒改運動在台灣已不僅是媒改團體的訴求而已,更在各類型公民及社運團體的參與下,演變成某種意義的「全民運動」。
不過,以往的媒改運動多只針對商業媒體及公共媒體而發,希冀導正商業媒體的亂象,壯大公共電視的規模,較少關注公共電視以外的非營利媒體。事實上,台灣一直存在不同類型的非營利或低營利媒體,例如早期的社區媒體或運動型媒體,後者並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網際網路發達之後,一些新興的非營利或低營利新聞網站更是前仆後繼,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其代表者如先後出現的《南方電子報》、《苦勞網》、《環境電子報》、《小地方新聞網》、《新頭殼》、《莫拉克獨立新聞網》與《上下游新聞市集》等等。
非主流價值 顯見台灣邁向成熟多元
上述新興網站雖然無法取代既有媒體,甚至也無法產生所謂主流媒體般的經常性影響力,但它們已經是台灣媒體地景中不可或缺的成員。這些新興非營利與低營利網站的不可或缺性,不僅在於個別媒體所代表的獨特價值,更在於這些網站所共具的「非主流」價值,已是台灣邁向成熟多元社會的重要憑藉。我們不可能期待營利至上的商業媒體能夠成為這些「非主流」價值的伸展台;我們亦無法寄望傳統的公共媒體能夠成為多元社會的唯一支柱。
台灣的非營利與低營利網站雖已逐漸獲得成長的土壤,但靠著少數人捐輸或注資的營收模式,仍使多數網站處於營運前景不明的困境。同樣的,欲以廣告收入作為營收的主要來源,除了現實上有所不能外,亦未必為這些媒體所接受。因此,我們需要為日漸成長的台灣非營利新聞業找到新的出路,我們也需要為日形重要的非營利媒體另闢營運蹊徑,《weReport》正是在此種非營利媒改運動的背景下出現,也是為此一運動尋求活水源頭的新實驗。
我們在美國看到一些類似的實驗,最接近的一個網站自然是《Spot.Us》。這個創立於2008年11月的群眾資助型(crowd-funding)網站,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媒合報導者與贊助者的平台,有意進行調查報導的人可以經過一定程序在網站上提案,並接受社會大眾的捐助。群眾資助的概念已逐漸在新聞業之外被使用與嘗試,美國的好萊塢電影工作室BraveNew Worlds,在電影攝製前曾透過網路集資。此外,《Kickstarter》是各類型創意計畫(包括音樂、電影、藝術、科技、設計、出版等)的媒合平台,《CatwalkGeinus.com》是時尚設計者尋求支持的平台,《Cameesa.com》是媒合T恤設計者與使用者的網站,《SellaBand》則是讓樂團找到唱片股東兼買家的平台。
《Spot.Us》的創辦者David Cohn就表示,在他創設該網站的過程中,曾受到《Kiva.org》與《DonorsChoose.org》兩個群眾資助案例的鼓舞,前者係小額借款者與開發中國家小型企業家之間的媒合平台,後者則是一個替公立學校尋求社會贊助的計畫。因此David Cohn認為,如果大眾能夠認同新聞乃公共財(public good)的觀念,《Spot.Us》就有機會成為新聞業成功的群眾資助平台。
《Spot.Us》創立的前3年,總計贊助了200多個提案。此一結果受到David Cohn的肯定,但是他也認為,社會大眾尚未普遍建立新聞有費的觀念,使得群眾資助新聞報導的做法仍面臨挑戰。David Cohn的反思不只與一些學者的看法若合符節,另位美國知名的網站經營者,也是一個非營利調查報導基金的創辦人Arianna Huffington,亦將非營利新聞模式能否持續的關鍵,繫之於捐贈者心態的轉變。她認為社會對非營利新聞業的捐贈,若能像大學所獲得的支持一樣,那麼非營利新聞模式就有發展的空間。
改變社會觀念的媒改運動
他山之石,足資借鑑。《weReport》上線的第1個月,計有來自自由撰稿人、非營利組織、公民記者與大學研究生等方面所提出的5個調查及深度報導提案,題材包括台灣生物安全、研究園區開發、校園午餐、災區永久屋政策及兩岸婚姻等等,尋求贊助的金額自2萬元至11萬元不等,目前已有2個提案募足報導所需經費。累計一般大眾對個別提案所做的小額贊助,不到1個月已逾10萬元,直接捐給平台的贊助款則超過200萬元。就創始階段而言,此一數字或許是個好的開始,但對於《weReport》平台的推動者來說,我們很清楚這純粹是第一步的跨越而已,未來的路將益形艱鉅,因為我們不只是在建構一個新聞網站或一個調查報導的平台,甚至亦不只是在進行一個新聞業的重建行動,我們在做的是:一個改變社會觀念的媒改運動。
營運有成的美國非營利調查報導網站《ProPublica》,曾宣示它的目標是要產製具有影響性(impact)的報導,而它所強調的影響性就是要促動改革(spur reform)、改變生活(change lives)。誠然,調查報導如能成為新聞業的強固傳統與核心,其對民主政治的影響將至深且鉅。台灣並無調查報導的良好傳統,現在更因商業媒體的經營壓力,將調查報導邊緣化或作掛羊頭賣狗肉般的變質利用,《weReport》聚焦於調查及深度報導的重建,其所遭遇的挑戰顯然更為龐大。
不過,推動者們已做好心理準備。在網站建置漸趨完備之後的今(2012)年,將以社會運動的概念推廣《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預計邀請各界支持人士成立顧問群,以擴大平台支持基礎;與相關團體結盟,舉辦潛在提案者(如公民記者)的聚會,以拓寬提案者的範圍;進行大學演講或座談,推動大學生與研究生參與提案;進行NGO/NPO演講或座談,推動非營利團體的工作者或支持者參與提案及贊助;進行公益社團演講或座談,以開拓贊助者範圍;藉社群網站凝聚平台所有參與者,並串連關注新聞改造的伙伴等。
新聞有無形社會成本 並非免費產品
新聞是免費的產品嗎?當然不是。傳統新聞媒體在新聞上的支出其實已經透過各種方式尋求回報,閱聽者所看到的廣告與置入性行銷、所付出的訂閱費或零購費,甚至許許多多無形的社會成本,都是我們所支付的費用,我們有時候只是沒有直接支付而已。同理,網路新聞也不是真正的免費品,裡面有傳統媒體付出代價而產製的新聞,有網站上無所不在的廣告與置入性行銷,有來自社會大眾分享或創造的訊息等等,當然還有許多閱聽者意識的到與意識不到的社會成本。其實大家都在付費看新聞,有時還得為惡質新聞付出高額的代價,與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能付一點費用支持好的新聞?為什麼不能以些微的代價支持不受政商力量操控的非營利新聞報導平台?
美國一些群眾資助型網站如《Kiva.org》之所以會得到成功,原因在於它啟動了人們的熱情,相信透過自己的貸款可以改善開發中國家人民的生活。我們相信台灣人民不缺熱情,我們更認為媒體改造值得我們付出熱情,因為這份熱情所將改變者,不只是我們的新聞業,還有我們的生活與民主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