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以醫療的眼看學潮學子~專訪反服貿運動立法院議場醫療團成員 唐守志醫師

陳維興、蔡孟宏

在318學生衝入立法院、佔領議場後,一群身穿白袍的醫師也進入議場值班,不論是抗爭者,還是員警都曾尋求他們的協助。他們說:「病人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323行政院驅離衝突發生時,在議場內排班的醫師們也走進衝突現場,設立臨時醫護站,給予受傷民眾醫療協助。是高張力、高壓力抗爭現場的安定力量。
第一次走上街頭
這是我自離開校園後,第一次投入街頭運動。原先對於這議題的瞭解並不深,在一開始,看著學生衝進議場,當下覺得相當震撼,因為這的確是台灣前所未聞的事情,因此,開始關注這個議題。利用下班後或假日空閒時到立院周圍參與靜坐,還記得是禮拜四的晚上,因為前幾日連續下了大雨的關係,天氣變得特別濕冷,環境相當不舒適,是怎麼樣的毅力及動力,驅使民眾堅忍不拔地持續坐在這,我想這背後一定有著他所堅守的價值,而在幾次與一起靜坐的民眾交談過後,才明白台灣目前處境之險峻。好險,有那麼一群人不畏烈陽、不畏刮風地持續坐在這,守著同樣承受龐大壓力的議場內學生,守護台灣的未來。醫療團建立並進駐議場
我與許多醫療背景的朋友原本就有使用臉書社團交流,其中一位學姐在社團裡詢問大家是否有意願為反服貿運動做些什麼,於是大家開始有了一些討論。我們思考能以什麼樣的角色參與這場運動,討論後決定以醫療專業提供協助。
醫療團隊的形成是大家透過網路號召,有不同領域的醫療專業者參與,除了醫師之外,還包含了職能治療師、護士等。大家利用網路平台,來串連安排立法院議場內的排班,相互支援,雖然我們不認識彼此,但網路的條件給予了更便利的媒介,得以進行各式運動或行動,特別的是,我們都是相當自主的,大家會一起開會討論該如何行動,很有參與感,是個相當棒的體驗,也因此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議場中的安定力量
議場內的學生長時間處於封閉的環境,曾經被斷電,外面被警方包圍,與外界失去聯絡,唯一的支柱就是身邊的伙伴,且又會擔憂做的事情不合法,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會焦慮是正常的。
許多人進入議場一段時間後會開始焦躁,曾有一位參與議場內排班的醫生向我說,他對於這場運動覺得無力,不知道為什麼要待在這裡,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當發現現實和想像存在差距時,人們會開始重新定位自己,有些人會開始反思自己為什麼進入議場。
有些同學在324行政院驅離發生前提早離開,對於未能與其他夥伴共同承受,感到耿耿於懷。把不能改變或者已經發生問題的責任攬到身上,認為自己做的不夠好,認為要是當初我怎麼樣今天就會不一樣,但很多都只是自己的想像。這些都是需要醫療團協助的對象,也是為什麼後來場內身心科的醫師會比外科醫師多的原因。
社會情境下角色強化
看過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改編自史丹佛監獄實驗,討論一群志願者參與實驗,並將他們分為獄卒與犯人,但到了第二天雙方便發生了衝突,原本毫無差異的一群人卻因為環境產生很大的分歧。
這個實驗呈現了「社會情境下角色強化」的情況,人往往需要隨著情境的轉換而作不同的角色扮演,想像一下,整個社會好比是一個大型監獄,當群眾走上街頭時,面對著他們的是一群拿著棍棒的警察,而對這群警察來說,當下的想法全然是完成長官交辦的任務。一個人擁有多重的社會角色,是父親、丈夫、兒子或是警員,而穿上制服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他完全成為一名警員,在這種特殊的情境下,他彷彿是入戲一般,會完全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也就是主觀上並不會懷疑當下所做的決定,可能要完全脫離那個情境後,才會再去思考是否有過當之處,那個特殊情境便是觸發這一連串行為的決定性因子,而非全是個人意志。
手塚治虫的一篇漫畫也呈現了「社會情境下角色強化」的情境。內容描述了一對兄弟,哥哥是一位警員,而弟弟相當熱衷音樂表演。對弟弟愛護有加的哥哥送了弟弟一把吉他作為生日禮物。然而,在一場街頭抗爭的場合中,弟弟在現場彈奏吉他聲援抗爭者;身為警員的哥哥到現場執勤,看到在表演中的弟弟,搶過了弟弟手中的吉他,並當場砸毀…。
在抗爭現場很容易將不同的個體差異抹去,將所有的個體看作整個群體,這樣的情況不僅發生在警員看待抗爭民眾上,民眾也同樣的容易將警員視為同一群體,而忽略了事實上每位警員是不同的個體。
抗議學生家庭關係緊張
這次服貿事件造成部分同學家庭關係緊張,抱持傳統價值觀念的父母往往會以孩子不懂事的姿態教訓孩子;孩子也總是認為父母觀念守舊、不知變通,而放棄溝通,如何在雙方對社會議題意見不合時,建構起良善的溝通橋梁是需要學習的。有些人認為減少衝突的方式就是避免去談論問題,但我認為這樣不但沒有解決問題,甚至養成了封閉的溝通方式,久而久之彼此的關係自然就疏遠了。在一個家庭當中,不同世代的溝通發生衝突,問題並非出在議題本身,而是習以為常的溝通方式本身就存在問題,因此,不必限縮在「學運」這個特定議題上討論該如何處理。
溝通最基本的,就是雙方必須要有接受他方「異」見的能力,否則,一味堅持自己的想法當然不會有圓滿的結果。除此之外,溝通時也務必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當溝通已然變成情緒的宣洩時,自然也會鬧成大家不歡而散的結局,溝通的目的無非是希望把自己的想法清楚的表達出來,並且與他人共同討論,排斥他人的想法及使用過激的言論對溝通都沒有任何助益,因此,不管是在學運還是其它議題上,包容與尊重都是溝通最重要的基石。
台灣公民的覺醒
以往我們都被教導要順服,要信任,似乎對政府提出質疑是不太能接受的,造就了對政治與社會冷感的大眾,也是因為缺少人民的關注與監督,間接的默許了政府的種種作為。
反服貿運動使許多公民覺醒,然而在學生撤出議場後,有些民眾持續對政府的作為憤懣不平,然而適當的情緒只要尚未達影響平日生活的程度,我認為都是好的。當然,如果情況已經嚴重到無法從事日常活動,我認為最好的方式還是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
對政府的不滿、對社會弱勢的關懷等等,建構了個人對整個社會的理解,不僅是正向,甚至也是必要的,世界瞬息萬變,人也要隨時調整自己的認知,才不會變的麻木不仁,因此這樣的重新感受絕對是有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