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不為私心抗下去,堅持到底為家園 —苑裡鄉親的「抗爭這條路」專輯

台大大新社

一、 「抗爭是海口人的驕傲!」苑裡反瘋車運動的發起與堅持──專訪陳清海先生(苗栗縣苑裡鎮西平里居民)
三、四年前苑裡海岸要建風力發電機的消息,就已經在苑裡靠海的四個里(西平里、苑港里、海岸里、房裡里)傳開。漸漸地,海岸以北的後龍,一支支大樓般的風機緊密矗立;海岸南邊的大甲,也開始被鬼魅般的眩影忽明忽暗地步調騷擾。苑裡灰色沙灘的海岸,究竟要建多少風機、要建在哪裡,又什麼時候建,根本沒有任何人曉得,直到臨近風機預訂處的心雕居接到開會(施工前說明會)通知。心雕居的負責人、同時也是現任自救會長的陳清海,從那一刻起,便和反瘋車運動緊緊牽連。2012年9月,陳清海先生接到英華威公司送來的「施工前說明會」通知,陳清海表示,如果心雕居不是距離風機最近的建築物,他不會被通知去參加那經過特意篩選、只有18人出席的「施工前說明會」。他回憶,9月21日那天,英華威公司在海鮮餐廳宴客三桌,但全程的說明內容幾乎都繞著「回饋金」打轉,完全沒有針對風機的其他相關問題進行討論。陳大哥對此感到奇怪,並和公司表達「風機不能離住家太近」的訴求,卻得到英華威傲慢地回應:「風機的計畫如果更動就需要再跑2年的程序,因此無法更動。」 毫無頭緒的說明會過後,陳清海隻身到台中大甲船頭埔一帶拜訪,在那個令他印象非常深刻的下午,一個住在風機附近的老婆婆,對於陳大哥對風機的疑問,只簡單的回應了一句話:「你來住一個晚上你就知道。」偌大的扇葉在風中機械式地擺動,低沉而規律的風機聲,讓陳清海想起以前在苑裡南方保護區的白鷺鷥,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群一群遷往西濱棲息。越來越感到事態不對勁的陳清海,請女兒上網搜尋有關風力發電機的資料,得知唯有搬離才能解決的風車症,以及三芝的反瘋車事件。他拜訪了里長、期望里長能夠出面解決問題,卻沒有得到正面回應。陳大哥只能一肩擔起了連署的工作,四處拜訪鄰里,在短時間內收集了近六百份的連署書並送達縣政府與經濟部,但陳情依然石沉大海。
在陳情未果之後,西平里反瘋車自救會於2012年10月18日、英華威第一次施工時立即成立,爾後一個多月正式改成「苑裡反瘋車自救會」。自救會展開一連串的宣講活動,說明風機如何對人體、生態以及生活造成影響,經過前前後後大約十幾場的宣傳,反瘋車的能量開始漸漸集結。抗爭之初,自救會經常巡視海岸,每逢英華威一有施工的動作便立即前往阻擋運送機組的砂石車。經過一次次與警察公權力、私人保全的推打拉扯,終於2013年4月7日在鄉親接二連三被移送、因阻擋工程而受傷之後,陳清海自覺未來沒有希望,在這樣下去哪裡有人出來抗爭,遂決心以絕食作為最後抗爭的手段。
根據陳清海的描述,在海邊絕食的前兩天他都只喝冷開水,沒過多久便感受到身體不適。太太擔心他的身體狀況,在送來的熱開水中多摻了牛奶,卻被他一口拒絕;絕食的期間也不間斷地有憂心陳清海身體狀況的朋友前來勸他偷偷吃點東西,卻也在他「清清白白抗議」的決心下被駁回。絕食第四天,苗栗洪箱阿姨前往苑裡海邊關心陳清海的情形,「你在海邊絕食到死也沒人知道」一句話,觸發了陳清海前往台北能源局抗爭的契機。
來到台北絕食的陳清海在陸陸續續媒體的曝光下,受到了外界與社運團體的關注。絕食的第七天,陳清海印象深刻,那天能源局依然沒有回覆、飢餓與絕望交迫,但是有4名學生來到他的面前,見到學生的那一刻,陳大哥忍不住眼眶泛淚。他說,以往在新聞上看到的各種抗爭都有學生的幫忙。那兩道潸然落下的淚痕,說明了他在絕望的氛圍中重新抓住了希望。直到陳清海吐血送醫,結束了長達10天全無進食的抗議行動,學生也從此進到苑裡人的生活之中。陳清海說:「若沒有這些學生,自救會恐怕會瓦解掉。他相當肯定學生來到地方大幅提升了抗爭的士氣,4月底英華威私人保全與警察多次對阻擋工程的學生暴力相向,也因此激發了許多居民願意走出來的決心。陳清海總是不斷地對相親喊話,要保護這些學生,要關心這些學生不要被打。」
苑裡反瘋車運動持續了一年餘,陳清海的信念,在不顧英華威公司的惡意威脅,甚至發起了絕食抗議之中凸顯而出。他說,絕食感到累的時候,只要想想地震過後,被緊緊壓在瓦礫堆底下的人們,既沒有自由走動的方式、也沒有和自己站在同一陣線的夥伴。他便可以在此轉移中得到繼續堅持的動力。
問起陳清海在抗爭中是否失去了什麼?他輕鬆的扯扯嘴角,他說要是沒有抗爭,他會繼續專心地做木雕;但是他認為,苑裡反瘋車運動,是「屬於海口人的驕傲」,英華威的風力發電機在台灣各處已經建造了三百多支,但是唯獨在苑裡的海岸,被高張力的反抗給擋了下來。陳清海終於笑開來,他說:「失去的就是得到的。人來到世上不會白白的走一趟,現在看到的好像是失去的,但這些才是真正得到的。到人生的最後掰掰,笑笑的走了。」即便反瘋車運動在未來階段性地成功,他也會帶著信念繼續與受壓迫者站在一起。
二、 不畏訴訟壓迫,不懼財團暴力,堅持拼到底!──專訪葉丁貴先生(苗栗縣苑港鎮苑港里居民)
同樣也是自救會成員的葉丁貴先生,家住苑裡沿海最北邊,苑港里的居民,在自救會成立兩個月後聽了說明會,自己主動查詢了許多國內外的資料得知風機對人體的危害,因此決定加入。隨著抗爭到底的信念日漸堅定,他投注了越來越多的時間和心力,自然而然就進入了自救會的核心,現在他是苑港里居民參與抗爭的主要人物,他的加入也為自救會注入了一股更大的力量。
苑裡工地的衝突大約是自2013年4月開始頻繁,葉丁貴常戲稱那陣子「每天都在打仗」,除了24小時輪班留守工地外,常常半夜接到英華威要突襲進入施工的電話,便要立刻趕往工地抗議,使他好一陣子「聽到電話響就害怕」。雖然那段時間每當衝突發生的時候,警察往往默許英華威保全的暴力行為,只將鄉親的抵抗視作違法行為;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卻被當成犯人對待,面對這些情況,常常讓鄉親們感到莫大的無力感與失望,但是葉丁貴說鄉親們沒有因此退縮,大家不斷精神喊話、互相打氣來維持彼此的信心和動力。
葉丁貴提到在過去一年多來的抗爭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畫面:位在苑港里的18-1號風機即將完工時,鄉親手勾手坐在風機的周圍,坐在最旁邊的葉丁貴眼看前面的鄉親們、也包含自己的兒子,一個個被抬離現場,心中產生了很大的無奈和失望,一時情緒激動甚至把頭撞向風機基座上的鐵條,用身體的痛楚來表達內心的失望。葉丁貴全家人都參與了抗爭,他的兒子為了表達對政府的不滿,曾經跳進豬糞池中,沾得滿身糞,象徵政府視人民為「糞土」;看見兒子的犧牲,葉丁貴說他常常感到心疼,但是為了抗爭到底的信念,他們一家人都不曾因此而動搖。
苑港里18-1號風機的完成,當然使苑港里的鄉親感到失望。完成的那一天,鄉親和學生一同坐著擋在卡車前作最後的抗爭,眼看大家一個個被抬走,會長陳清海不斷問葉丁貴:「18-1這樣建起來了該怎麼辦?」葉丁貴只要陳清海看開點,畢竟人這樣被警察抬走,也無法多做什麼反抗,並承諾不管接下來苑裡哪裡要建風機,都會和自救會一起抗爭到底,因為他認為這是公共之事而非私利,不能也不應該因為一次的失敗就放棄整個抗爭。
除了現場的肢體衝突之外,另一個極度消耗抗爭者心力的是訴訟的處理。勢單力薄的抗爭者被逮捕後,遭以強制罪起訴,鄉親們一輩子奉公守法,可能連警察局都沒進去過,卻因為保護自己的家鄉而要上法院,他們內心除了害怕之外,還有更多的無奈與憤怒。和家中兩個兒子一起被告,葉丁貴說,得知被起訴的當下,他只擔心在訴訟過程中說錯話,可能引來更多麻煩而影響到抗爭的進行,並不擔心訴訟對自身的影響,他沒有太多的害怕,因為他深信自己做的事是對的。這樣的信念,也讓其他被起訴的鄉親在義務律師的協助下,坦然面對訴訟,繼續堅持投入抗爭。
關於抗爭,葉丁貴坦承自己為此犧牲了很多。2012年9月因為健康因素他提早退休,但9月底抗爭就開始了,因此葉丁貴在抗爭奔波中常自嘲是「有退無休」;而絕食七天、被警察帶到派出所,因低血壓和心跳過快緊急送醫,也讓身體增添負擔。另外,原本定期在他家裡舉辦的聚會、他感興趣的副業等,也因為忙於抗爭而漸漸擱置。但在抗爭中也讓葉丁貴結交了許多有義氣、互相了解的朋友,一起為了這片土地努力。
曾有參與抗爭的學生問他:「還有多少力量繼續抗爭?」他則認為這是無法估計的,畢竟身體、經濟的狀況都無法預測,現在只能繼續抗爭下去,直到極限的那一刻為止;而他的能量不只停留在他自己身上,葉丁貴說將來如果遇到同性質的團體,他也想要貢獻自己參與的經驗,希望能夠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助他們。關於抗爭的未來想像,葉丁貴期待自救會的力量能繼續延續成為地方上的環境保護協會,永遠愛護著苑裡的土地,留給子孫這項最珍貴的財產。
三、守護海岸,日夜巡守,抗爭是為全台灣!──專訪沈進發先生(苗栗縣苑裡鎮海岸里居民)
目前身為自救會幹部,也是工地巡守隊隊長的沈進發,是因為鄰居邀請他去聽自救會舉辦的說明會,了解風車帶來的危害,而開始關心反瘋車的抗爭。當初英華威從西平里和苑港里開始設置風車,住在海岸里的沈進發較晚才開始接觸。苑裡是他從小生活到現在的地方,對於這塊土地,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許多老人已經不可能離開,因為苑裡是他們情感的歸根,如果風車蓋在離住家太近的地方,會讓附近的居民深受噪音的困擾。沈進發認為風車不只是這一代的問題,如果沒有挺身捍衛家園,沒辦法留給後代的子孫一塊乾淨的土地,更是不應該的事情。除了情感上的連結,學生等外界力量進入自救會協助,讓訴求更加完整,加上會長陳清海堅持不放棄的態度,都更堅定他投入抗爭的決心,於是義無反顧地爭取,希望能夠藉由這個反瘋車的抗爭守護他的故鄉。
為了防範英華威總是在凌晨偷偷動工,自救會組成了巡守隊,讓熱心參與的居民輪班守夜,並且設有簽到簿來管理。守工地的過程非常辛苦,經常會受到英華威保全的刁難,像是用手電筒的強光照射眼睛,或是言語叫囂和威脅,但是鄉親依舊沒有退縮,繼續在工地堅持抗爭。
2013年10月23號凌晨,趁著夜晚視線不明,當時在工地的鄉親只有十多人,英華威仗恃著人數較多,將守夜的鄉親帶到角落毆打,甚至用石頭砸傷鄉親的臉導致骨折,負責蒐證攝影的鄉親也被保全打傷,而沈進發自己的手指也在衝突中骨折。當天早上幾位鄉親立即北上開記者會,向社會大眾公開英華威為了施工所使用的暴力手段,沒想到在苑裡工地這邊,英華威又再度來施工,使得鄉親的情緒更加憤怒,卻也因此更加團結。
那天下午亦有自救會成員兵分兩路到新竹的二河局抗議,政府方面做出了「立即停工」的承諾,卻又有各種推託之辭。沈進發認為雖然政府的承諾沒有實際效用,英華威之後還是不斷想要暗地施工,但是鄉親已經變得更加團結,全天都有人在工地駐守,讓英華威無法稱心如意。守工地的那些日子裡,鄉親會舉辦一些活動增進情感,像是中秋節的烤肉、父親節的蛋糕慶祝、跨年和除夕圍爐,過年的意義尤其深刻,沈進發表示抗爭的過程真的非常辛苦,這些活動除了讓鄉親能夠有力量繼續往前,也拉近了聲援人士、學生和鄉親之間的關係,建立起像是一家人的革命情感。
問起自救會如何組織北上抗議的過程,沈進發表示這些抗爭通常都很倉促,必須要仰賴夥伴之間的默契,鄉親每個星期都會有例行會議,討論抗議的地點和提出的訴求,以及如何能夠吸引媒體的目光,讓社會大眾看到苑裡現在所面對的情況。他認為學生的進入提供了許多抗爭的發想和經驗,讓鄉親越來越有興趣和動力,並且從中慢慢學習累積。
提及印象最深刻的行動,沈進發說是818凱道拆政府那天,他從來沒有想過苑裡的事情能夠站上那麼大的舞台,也沒有想過原來台灣仍有那麼多的民眾關心社會議題,心中又再次燃起了希望。最憤怒的經驗是12月能源局的抗議,鄉親先前詢問能源局有關英華威施工許可展延的狀況,官方都躲避正面回應,只是說「不清楚」,原本那一次行動的訴求是要求政府拒絕展延,沒想到在行動前一天能源局才告知他們早在11月底就已經將英華威的施工許可展延到今年5月,行動的訴求只好從拒絕展延變成撤銷展延。問及當時的情緒,沈進發說那是一種憤怒和無力,政府竟然如此袒護財團,和財團一起欺騙人民,但是他說苑裡的鄉親不會放棄,展延到5月,他們就會在工地守到5月。
還有今年過年前突襲經濟部的行動,當時的訴求是要部長張家祝出來負責,現場撒了許多紅包袋,象徵「官收紅包、搞爛綠能」,十分有媒體效果。沈進發認為這個行動告訴政府,就算是過年期間,苑裡的鄉親為了捍衛家園也絕對不會鬆懈,希望政府能夠聽見人民的聲音。
在苑裡反瘋車一年多的抗爭以來,沈進發認為從中得到許多,諸如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情感的連結,鄉親彼此的關係更加緊密,產生了對苑裡這塊土地的認同和歸屬感,雖然花了許多的時間和心力,但若是為了保護家園就是非常值得的。他最感動的是,其他地方的人願意因為風車議題來到苑裡,和他們站在一起,雖然抗爭十分辛苦,但他坦言若是沒有挺身而出,以後必定會感到非常遺憾。回想起當時阻擋施工時被暴力對待的鄉親和學生,他每每都會看著畫面流淚。
問他為什麼能夠堅持到現在,他說雖然抗爭沒有辦法馬上收到實質效益,政府部門經常互踢皮球,但是必須要繼續抗爭,才能讓更多人知道苑裡發生的事情,知道鄉親的訴求,慢慢爭取社會的認同,也讓大家更加了解綠能的發展必須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上。關於對未來的展望,他希望苑裡反瘋車自救會能夠從在地出發,繼續去幫助其他有相同困難的人,提供他們自身的抗爭經驗和聲援他們,並且把抗爭的層次拉得更高,爭取政府對於西部沿海居民更多的照顧,在執行政策時要有完整的配套,才能讓人民在這塊土地上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