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無厘頭的國會審查機制─民間監督司法院大法官(含正副院長)人選聯盟立法院觀察團觀察意見

潘淑琴

由澄社、台灣法學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北律師公會及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等團體所組成的「民間監督司法院大法官人選聯盟」,繼9月17日公布對於本次司法院大法官被提名人的評鑑報告之後,自9月20日起即組成立法院行使大法官同意權觀察團,進駐立法院對於立法委員詢問大法官被提名人的全部過程作全程觀察,至9月26日下午4時詢答結束為止,三日之內共蒐集212人次的觀察紀錄表,將全體觀察員就向大法官被提名人提出詢問的立法委員表現評分數據統計。

表格

立法委員表現評分數據統計
發問內容
國民黨 民進黨 親民黨 台聯 無
水準 非常低 17.06% 6.25% 15.38% 0.00% 4.35%
低 29.86% 9.38% 30.77% 26.67% 34.78%
普通 39.34% 37.50% 46.15% 46.67% 47.83%
高 12.32% 42.19% 7.69% 26.67% 13.04%
非常高 1.42% 4.69% 0.00% 0.00% 0.00%
內容 非常空洞 18.75% 6.56% 7.41% 0.00% 4.55%
空洞 30.77% 18.03% 33.33% 26.67% 31.82%
普通 28.85% 11.48% 29.63% 20.00% 22.73%
有內容 18.27% 45.90% 25.93% 53.33% 40.91%
內容充實 3.37% 18.03% 3.70% 0.00% 0.00%
政治意味 非常濃厚 31.60% 3.08% 34.62% 26.67% 22.73%
濃厚 35.38% 23.08% 11.54% 13.33% 50.00%
普通 18.87% 29.23% 19.23% 53.33% 22.73%
淡薄 9.91% 18.46% 19.23% 6.67% 4.55%
無 4.25% 26.15% 15.38% 0.00% 0.00%
意識型態 非常強 28.71% 3.03% 31.03% 13.33% 31.82%
強 32.54% 19.70% 20.69% 40.00% 40.91%
普通 24.88% 28.79% 13.79% 26.67% 18.18%
弱 8.61% 15.15% 10.34% 6.67% 9.09%
無 5.26% 33.33% 24.14% 13.33% 0.00%
人身攻擊 非常強 6.70% 0.00% 19.23% 0.00% 22.73%
強 13.40% 4.62% 19.23% 0.00% 50.00%
普通 36.36% 15.38% 11.54% 6.67% 18.18%
弱 11.96% 15.38% 11.54% 33.33% 4.55%
無 31.58% 64.62% 38.46% 60.00% 4.55%
偏離主題 完全偏離 22.77% 7.81% 29.63% 0.00% 4.55%
有點偏離 36.63% 15.63% 18.52% 26.67% 50.00%
普通 22.28% 18.75% 18.52% 33.33% 31.82%
沒偏離 12.38% 31.25% 25.93% 40.00% 13.64%
完全沒偏離 5.94% 26.56% 7.41% 0.00% 0.00%



發問態度
國民黨 民進黨 親民黨 台聯 無
理性 非常不理性 11.00% 3.23% 11.54% 0.00% 0.00%
不理性 22.49% 6.45% 34.62% 0.00% 54.55%
普通 36.36% 20.97% 15.38% 28.57% 36.36%
理性 25.36% 50.00% 30.77% 57.14% 9.09%
非常理性 4.78% 19.35% 7.69% 14.29% 0.00%
作秀 非常嚴重 16.42% 6.35% 18.52% 0.00% 27.27%
嚴重 22.89% 4.76% 29.63% 7.14% 36.36%
普通 31.34% 19.05% 14.81% 42.86% 22.73%
不嚴重 14.43% 38.10% 18.52% 28.57% 13.64%
完全沒有 14.93% 31.75% 18.52% 21.43% 0.00%
謾罵 非常嚴重 5.34% 0.00% 11.54% 0.00% 22.73%
嚴重 10.19% 4.76% 23.08% 0.00% 40.91%
普通 30.10% 11.11% 11.54% 14.29% 31.82%
不嚴重 16.02% 20.63% 7.69% 28.57% 4.55%
完全沒有 38.35% 63.49% 46.15% 57.14% 0.00%
羞辱 非常嚴重 4.85% 0.00% 15.38% 0.00% 13.64%
嚴重 13.11% 3.17% 19.23% 0.00% 54.55%
普通 27.18% 9.52% 11.54% 14.29% 27.27%
不嚴重 14.08% 22.22% 7.69% 28.57% 4.55%
完全沒有 40.78% 65.08% 46.15% 57.14% 0.00%


整體表現
國民黨 民進黨 親民黨 台聯 無
整體表現 極佳 4.08% 10.94% 0.00% 0.00% 0.00%
佳 10.20% 42.19% 17.39% 40.00% 9.09%
普通 32.65% 29.69% 39.13% 40.00% 45.45%
差 34.18% 9.38% 17.39% 20.00% 31.82%
極差 18.88% 7.81% 26.09% 0.00% 13.64%

觀察期間:2007年9月20日至9月26日

觀察意見



由於本次立法院就大法官同意權審查仍沿襲舊制,以全院委員會方式,就被提名人之適格性進行詢問。本聯盟鑒於大法官於整體憲政發展居於關鍵地位,其重要性不言可喻,乃於9月6日面見立法院王金平院長提出應提供充分審查時間供委員提問之意見,幸蒙王院長同意及朝野立院黨團共識,延長詢答時間為20日、21日及26日共三日。另又提供審查題庫共42題供全體立法委員作為審查時詢間被提名人之參考。
然而,歷經三日詢答過程,本聯盟認為或因多數立法委員仍囿於質詢行政官員習慣,及個別黨派立場,實難由此過程提供作為明日行使同意權(即票決)之參考。本聯盟基於民間角度,特提出觀察意見:
1. 每位委員分配時間僅有15分鐘,卻又要將時間分配於二位正副院長或四位大法官被提名人,致使詢答匆促,難期作出有意義問答,或根本有問無答

2. 多數委員於提問時,因時間有限,乃要求被提名人以「是」或「不是」簡要回答。惟諸多憲政相關問題,其複雜程度實難不附理由僅有結論。甚且,我們期待大法官被提名人不僅對問題要有適切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其推論說理的過程方為完整負責的答問方式,可惜多數立法委員或不願聆聽被提名人之說理,甚或在被 提名人要多加闡述時便逕自打斷,另有少數立法委員逕自要求被提名人「閉嘴」。

3. 大法官被提名人的意識型態並非不得作為審查大法官適格性之客體,惟若將少數意識型態問題佔據大部分的詢問時間,則有以偏概全之憾,例如「中華民國到底存不存在」或「中華民國到底是什麼碗糕」等類似問題便一再重複詢問,然對於其他關於未來諸多悠關憲政發展及人權保障的基本態度,則鮮少碰觸。

4. 經過本聯盟公開爭取及朝野共同努力,始將八名大法官被提名人的詢答時間由一天上下午共6小時延長一倍為2天上下午共12小時。惟卻發現部分委員 臨時放棄詢問時間,致9月21日的審查提早一小時結束,9月26日的審查提早1小時30分結束,尤其民進黨多位委員放棄詢問,對於大法官同意權審查重視程度實有待加強。立委諸公是否有負人民之託,實值深思。

5. 本聯盟於立法院詢答程序啟動之前即一再呼籲立法委員在態度上應本於對大法官職務之尊重,理性文明進行必要而有意義的詢答,在內容上則提供題庫供委員參考。然實際觀察所見離文明理性國會的理想仍有極大距離。
觀察團建議
應在詢答程序前,由立法院提出問卷讓被提名人預先作答供審查參考。

此次詢答,因多數立法委員過於集中少數意識型態相關問題,致對於往後新任大法官就任後諸多釋憲焦點難以兼顧。因此,本聯盟建議日後立法院在進行詢答程序前,應由各黨團提供詢問問題供立法院統整為被提名人的問卷,給予合理時間讓被提名人填答,除可提供立法委員作為實際詢問之參考外,另可對社會大眾公布,以示公開透明,且可供社會各界作為檢視大法官被提名人就任後行止立論之監督依據。

應考慮以單一被提名人為審查對象,而非如現行作法以多位被提名人同時進行詢答。

此次詢答以4位或2位被提名人為一組,共進行3日詢答。經實際操作結果,常發生單一被提名人被詢問大多數問題,其他被提名人則難有機會及時間回答問題的現象。為求改善,本聯盟建議以單一被提名人為詢答單位,再由各黨團派出代表詢問,如先行決定每一被提名人詢答時間為2小時,經抽籤決定被提名人備詢次 序後,即依序為之。如此既可避免部分被提名人極少機會表達意見,亦可因對同一人集中詢問,降低重複提出類似問題的可能性。

立法院人事同意權行使究非單一事件,我們不但關心大法官人事同意權審查結果,更期待經由慣例或制度的逐步改善得以建立趨於理想的國會審查機制。

圖說=
民間監督司法院大法官人選聯盟組成立法院行使大法官同意權觀察團,全程觀察對立法委員詢問大法官被提名人過程。

1.本文曾發表於「女性主義法學學術研討會—女性主義法學在教學與研究之實踐與反思」,台北:國立政治大學,2006年5月6日。作者感謝與會學者對本文所提供之寶貴意見。

2.教育部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畫第一梯次提升大學基礎教育計畫:法律人法意識之建構—台灣法學基礎教育現況之檢討與前瞻,身分法子計畫,第一年至第四年度研究總結報告初稿,頁9(2005)。


3. Martha Minow, Keeping Students Awake: Feminist Theory and Legal Education, 50 Me. L. Rev. 337(1998). See also, PollyBeth Proctor, Toward Mythos and Mythology: Applying a Feminist Critique to Legal Education to Effectuate a Socialization of Both Sexes in Law School Classrooms, 10 Cardozo Women's L.J. 577(2004).

4. Deborah L. Rhode, Missing Questions: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Legal Education, 45 Stan. L. Rev. 1547 (1993).

5. Margaret Jane Radin, Please Be Careful with Cultural Feminism, 45 Stan. L. Rev. 1567(1993).

6. H. Maine, Ancient Law: Its Connection with the Early History of Society and Its Relation to Modern Ideas 168-70 (1861). 事實上關於何謂Status與contract,不僅在羅馬法的傳統與英美法的傳統有不同意涵,學者之間的解讀也有所不同。See Manfred Rehbinder, Status, Contract, and the Welfare State, 23 Stan. L. Rev. 941 (1971).

7. Katharine B. Silbaugh, Marriage Contracts and the Family Economy, 93 Nw. U. L. Rev. 65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