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我的法庭公開!但司改會的人不准看、不能聽! 早在公元一九四八年,世界人權宣言第十條就確認:「當在決定其權利、義務及任何刑事控訴時,所有人皆應平等地,享有由獨立而無所偏私的審理機構,進行公正、公開審理⋯⋯
編輯部
第 20 期
編按:這封信來自一位基層法官的投稿,起因是今年四月翁岳生院長將其個人的求學歷程、對於司法的理想,以及未來施政的理念以「給全國法官的一封信」的方式寄給全體法官,勉勵法官們辛勤工作,為後世子孫建立一理想⋯⋯
司法果皮
第 20 期
編按:作者為屏東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任優為筆名 今年七月即將召開「全國司法改革會議」,各界莫不寄予厚望,希望透過此項會議之召開,研訂妥善之制度,一掃司法界之沈痾。不過,所謂司法改革,應不能只有偏向⋯⋯
新的一年到來,已經四歲的司改會也愈來愈能掌握行動的方向。在新的一年,司改會以「司改社會化」為最大的期許,希望除了在法律的領域內更能切中要點之外,更期待在專業法律人的領域外開拓更生活化的司法改革運動。⋯⋯
編輯室
第 19 期
警察紀律鬆懈,辦案品質低劣是我國刑事司法程序不能正確且有效進行的一個重大關鍵,如果不能改善,縱然在其他有關法官、檢察官制度及刑事追訴程序方面為再多改進,也會因為警察不能有效維護社會治安,導致類似「治⋯⋯
顧立雄
第 19 期
一、警察偵查的相關問題 1.偵查能力之缺失 台灣警界偵查能力如何?打開電視,收看新聞,這樣的畫面,你一定不陌生:一件偵查中的擄人勒贖案件,一群記者擁著員警、嫌疑人(偵查不公開?),衝至某處號稱「藏匿被害⋯⋯
王梅英
第 19 期
我國警察制度自始即以鞏固政權及維護治安為目的,從未認真地了解警察另一個主要任務在於保障每一個人民的基本人權。且雖然在理論上刑事訴訟法及調度司法警察條例明文規定其為偵查之輔助機關,但是從現實面而言,整⋯⋯
范欽峰
第 19 期
刑求一直是我國刑事司法揮之不去的陰影,被告因在警調單位遭到刑求而自白犯罪,或者供述其他共同被告犯罪,該自白被當作認定犯罪事實之重要依據者,屢見不鮮。雖然,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五六條明文規定:「被告之自⋯⋯
范曉玲
第 19 期
近年來我國在解嚴後,開放報禁及有限電視,言論自由已成為台灣現今社會之基本價值,從而言論、思想、表見等之廣義言論,呈現多元化、多樣化及活潑化之趨勢。 然而,在現今自由之空間裡,吾人可發現若干電視節目似⋯⋯
鄭文龍
第 19 期
針對台北律師公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共同進行「法官評鑑」活動,遭台灣高等法院楊貴志法官自訴民間司改會董事長高瑞錚律師、前執行長林永頌律師誹謗案,兩團體發表共同聲明如下: 時代在進步變遷,國民主權的觀⋯⋯
台北律師公會、民間司改會
第 19 期
自訴人:楊貴志 自訴代理人:陳適庸律師 被告:林永頌 高瑞錚 為被告等涉嫌誹謗罪,依法提起自訴書: 一、 查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以下簡稱民間司改會)於八十七年四月初對登錄於大台北地區的所有律師約二千三百⋯⋯
楊貴志
第 19 期
為被訴誹謗一案依法答辯事: 被告高瑞錚為現任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以下簡稱民間司改會)董事長,另被告林永頌則原任民間司改會執行長。近年來,被告等二人秉持改造司法,提振司法公信力,乃我國邁向現代⋯⋯
高瑞錚
第 1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