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情理法兼顧的典範──從日本漫畫《家栽之人》談起

何榮幸

「玻璃娃娃意外致死案」判決結果引發社會譁然,各界抨擊高院法官「來自黑暗星球」、「不懂人情事故」之聲不絕於耳。我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日本漫畫《家栽之人》的場景:如果換成主角桑田義雄上場,他會做出什麼樣的判決呢?
景文高中「玻璃娃娃」顏旭男跌倒致死案,高等法院日前改判校方、好心揹負顏旭男的陳姓同學及陳母敗訴,並須賠償顏父、顏母共300多萬元,但全案仍可上訴。
此項判決對陳姓同學自是難以承受之重,然而,在各界抨擊「法官不食人間煙火」之際,部份人士也提出「照顧玻璃娃娃需要專業能力」、「不能只有好心而不自量力」觀點,法官判決如何兼顧情理法因而備受矚目。
持平而論,法律條文是死的,人間世事是活的,想要根據死的條文做出活的判決,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然而,這正是《家栽之人》這套經典漫畫的核心精神,看過這套漫畫的人,大概都會同意這樣的觀點:如果能在判決過程中注入更多人性關懷,僵硬的法律也能協助當事人與社會學習成長。
《家栽之人》是日本著名漫畫家毛利甚八的成名作,曾任法官的前新黨立委謝啟大等人曾大力推薦此書,可能受限於書中多著墨於青少年問題,因此這套漫畫較常被界定為青少年優良讀物,但我認為,成年人、法律人更應細細品味這套發人深省的作品。
《家栽之人》說故事的方式很特別,主角桑田義雄是一位熱愛植物及栽種盆栽的家庭裁判所判事(類似法官),每天面對各類家庭糾紛與青少年犯罪等煩瑣案件,他卻能以呵護植物成長的精神付出關懷,並且巧妙將每個案件比喻成各類植物。桑田每做出一次認真負責的調解或判決,讀者就又多認識了一種植物的特性(及其相對的人性),這是這套漫畫最迷人的地方。
如何兼顧情理法做出活的判決?桑田的基本看法是這樣的:「每一個人都有好與壞的時機,時機只是每個人所遭遇的順序不同,人生才會有不同的命運……來到家庭裁判所的青少年,就是人生的出發點遇到冬天罷了。他們只是還沒能了解怎樣選擇人生而已……」、「我們實在沒有能力使每一個人都幸福,設法使失敗的人能或多或少地改變,才是我們工作的目的。」
從這種人道關懷出發,再佐以必要的現場體驗與深度調查,桑田才能從死的條文中演繹出活的判決。由於《家栽之人》洋溢濃厚的人文精神,因此,這套漫畫雖被認為是針對日本社會的精神空虛貧乏而來,但對物質享受同樣超過精神文明的台灣社會而言,這套漫畫的啟發其實同樣深刻。
尤有甚者,桑田將所有「小案」皆視為對當事人無比重要的「大案」,這種重視人性感受與判決品質的精神,更是《家栽之人》在溫馨趣味中格外令人動容之處。
這個夏天的尾聲,除了「玻璃娃娃意外致死案」令人錯愕,偵辦職棒簽賭案的檢察官爆發貪瀆醜聞,更讓法律人的形象跌到谷底。在這種時候,每個法律人若能像《家栽之人》一樣,從每個角落努力散發屬於法律人的光與熱,可能才是一點一滴重建人民對司法信心的務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