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2007年12月18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一個決議,要求尚未廢止死刑的國家暫緩死刑的執行。這是一個從委員會階段就辯論激烈的議題。國內雖然有藍綠在拼入聯/返聯,但是包括媒體在內,大概不會有多少人去注意這個決議。⋯⋯
黃文雄
第 65 期
前言—德國犯罪被害人保護立法的萌芽 如同許多歐洲國家發展趨勢,德國在20世紀的七○年代,於公眾議題辯論上以及專業的討論中,乃至於在立法機關中,對於刑事相關立法中被害人的權益,在結構上之重大缺失,表達了強⋯⋯
吳志光
第 65 期
儘管在短期之內,台灣在法律上完全廢除死刑是困難的,但許多政治菁英已逐漸理解到廢除死刑只是時間的問題。至於何時可以廢除死刑,最常聽到的論述就是以配套措施為前提,而所謂的配套措施通常不外乎是長期的監禁(⋯⋯
吳志光
第 65 期
由澄社、台灣法學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北律師公會及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等團體所組成的「民間監督司法院大法官人選聯盟」,繼9月17日公布對於本次司法院大法官被提名人的評鑑報告之後,自9月⋯⋯
潘淑琴
第 65 期
民間司改會2007年募款餐會,於2007年9月8日假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宴會廳舉辦成立第12年的募款餐會,邀集關心司法改革的好友共聚一堂,彼此加油打氣。 一年一度的民間司改會募款餐會,2007年來得特別早。除了財務⋯⋯
編輯部
第 65 期
本期雜誌在編務上仍然延宕多時,深感抱歉。這段時間內,編輯部也正在著手規劃,調整出版形式。此外,全球暖化現象日益惡化,作為地球村的公民,我們也想盡一分心力,計畫未來能將「網站、電子報、傳統印刷雜誌」三⋯⋯
編輯部
第 64 期
歷時16年,深受社會各界矚目的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三死囚案,於2003年首次判決無罪後,台灣高等法院刑事庭2007年6月29日上午十點宣判蘇建和等三人「有罪」。高等法院此項判決結果,多年來由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編輯部
第 64 期
給台灣朋友的一封信 親愛的J與L : 我上週回台,今天(4月某日)已出席偵查庭,如原本預期,迅速結案,因為5年追溯期就在眼前,超過期限,檢方難有業績。 煩請L代為轉達謝意,謝謝K律師的高見。如果沒有他事前透⋯⋯
編輯部
第 64 期
司法院的定位爲國家最高司法機關,但司法院本身究竟應屬具有實權的司法審判機關?或僅屬司法行政的輔助機關?似乎尚未有明確意義。1946年的政治協商會議,司法院本身應具有法院之性質,即以美國最高法院爲藍本。但⋯⋯
吳志光
第 64 期
法律於個案中之解釋與適用,不外依循大前提、小前提與結論之三段論法、解釋方法論與其他法學方法,法官相對應所負擔之職務義務在於本於合乎法學方法之論證及其法律確信做成判斷(判決結果), 並在法院判決書中,⋯⋯
蔡朝安、高烊輝
第 64 期
台灣法學教育制埂正處於關鍵的分水嶺。而司法改革組織、政府、學術界、實務界無不投入熱切的閟注。在多方山頭的強力運作下,無論制度如何轉向,都會面臨質疑。重視弱勢族群的政大法律系廖元豪教授就爲文指出:「近⋯⋯
編輯部
第 64 期
司法改革的重心除了刑事訴訟法的革新、提高司法的可親性之外,法學教育一向是多方各執一見的場域。對此司法改革雜誌與民間司改會董事黃旭田律師進行了一次訪談,深入評析法學教育制度改革的癥結點,與未來法學教育⋯⋯
編輯部
第 6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