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英九總統上任之初,論者或謂新政府團隊應把握最初的黃金百日,若未能在短期間內形塑新政府的形象,有效地面對問題,恐怕也很難在未來四年的任期內取得民眾的信賴,進而解決當前台灣所面臨的盤局。 言猶在耳。⋯⋯
上週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舉辦公聽會,討論是否擴大去氧核醣核酸(即俗稱DNA)採樣範圍,該修正提案第五條擴大強制採樣對象範圍由性犯罪及重大暴力犯罪之被吿或犯罪嫌疑人「二款」增至「十二款」,草案案由及說明⋯⋯
報載高雄高分檢檢察官蔡國禎於高分院審理引進泰勞圖利案時,在公開法庭上語出驚人地表示地檢署檢察官吿知他,相關的泰勞暴動案是現任檢察總長(時任高分檢檢察長)陳聰明為平息輿論,要找幾個人起訴而下指示起訴。⋯⋯
2008年 司法改革雜誌的全新加速 在64期雜誌出刊之時,我們曾經預告,作為地球村公民,我們想盡我們所能,為全球生態作一點貢獻,因此減少資源的消耗,是我們的目標。現在我們已經逐步整合我們的傳播工具,善用網⋯⋯
2007.9.17 民間推動法官法行動聯盟於9月17日下午從中山南路的濟南教會出發,沿著濟南路、鎮江街、青島東路繞行立法院一周,表達「不要壞法官、不要遲來的正義、不要烏龍判決」等三大訴求。繞行活動之後緊接著由各⋯⋯
親愛的朋友 您好: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成立至今,已經邁入第13年。 1995年底,我們凝聚了一批對司法改革有熱誠的各界同志,包括了律師、學界及民間人士,結合了行動與知識,希望在政治解嚴後,能夠為如一池死水⋯⋯
2007年12月21日下午7時,立法院王院長確定本屆國會最後一次院會落幕,所有未能及時在最後時限前完成三讀程序的法案都因為立法院屆期不連續的內規,完全歸零,要在下會期重新來過,無一例外。其中,包括司法改革團⋯⋯
民間司改會在1997年的「司法復活」與2007年舉辦的「我要法官法」兩次大遊行,成功地號召了數百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律師走上街頭。但是,願意參與社會運動者佔全體律師的比例,還是極少數。如果在改革的路上,我們的律⋯⋯
國會選舉剛剛落幕,在野黨取得四分之三的席次,形成絕對多數。國會運作會產生什麼變化?在文化上,多數黨應有適度地尊重少數的權利與遵守遊戲規則的基本態度,國會多數不會用多數來壓迫少數。否則,大家所擔心的獨⋯⋯
“正義,是社會制度的第一德性” (John Rowls,1921-2002) 我們從小到大,大部份的時間都在學習什麼才是「適當」的行為或者價值觀,包括「我的(適當)願望」在內。在青少年的階段,我們如果開始質疑大人的一些行⋯⋯
導言 人民對於司法的信賴,往往便是來自於對法官、檢察官的信賴。這個信賴卻往往帶來更大的痛苦。1995年,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正式成立。在這一年,我們提出了「法官評鑑辦法」。 接著下來的12年,民間司改會與其⋯⋯
從1995年開始,民間司改會以及許多社會團體便開始孜孜不倦地推動司改三法,法官法是其中的重要法案,我們將12年以來的推動簡史整理如下: 1995 * 民間司改會成立。 * 民間司改會提出「法官評鑑辦法」。 1996 *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