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為何司法改革努力了 10年,人民還是不滿?其 實司改都是法律人自己在改,並沒有聯結一個廣大的 社會基礎,雖然這也牽涉到它的專業性,於是跟民衆 的期待有一定程度的落差。問題就在於「一定程度落 差」的根源在哪⋯⋯
林欣怡
第 72 期
1999年時,民間司改會以及許多律師,希望司法 非改革不可。有這種想法的大都是律師出身,也有幾 位學者,那時候是施啓揚先生當院長,開了好幾次會 議,希望施啓揚去請李總統出來主持全國性的司改會 議。我的看法是⋯⋯
夏傳位
第 72 期
最近中央研究院有一個民意調查,顯示有高達 50%的民衆不信任司法,看起來司法改革好像很失 敗,但是大家要記得,在1999年全國司改會議召開之 前,民間司改會曾經做了一份民調,顯示認為司法値 得信賴的民衆沒有超⋯⋯
邱麗玲
第 72 期
10年前召開的全國司改會議有一個最重要的精 神是:它是第一次有民間的力量進入體制内,來談司 法改革的問題。在此之前,當然也有一些司法改革的 活動,但性質上大部分都是體制内的,由司法院自己 找學者、教授、律⋯⋯
黃瑞明
第 72 期
自全國司改會議召開10年來,司法改革多少有一 些進步,譬如引入交互詰問制度、成立法律扶助基金 會幫助弱勢人民。10年前,人民最詬病司法的部分, 是認為司法不夠獨立;但是這10年來,愈來愈少人懷 疑司法行政體系⋯⋯
林永頌
第 72 期
民間司改會大事記(1995 - 2009) 時間 重要事件 4月13日,民間司改會成立第一次籌備小組會議召開。歷經25次正式籌備會議,終於在同年11月4日,民間司法改革基金 會舉辦成立大會,正式對外宣布成立。 1995 8月1日⋯⋯
編輯部
第 72 期
2009年5月14日上午’馬英九總統在台北賓 館簽署了「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與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批准書。 我國於1967年簽署這兩份公約’ 42年後終於 完成批准程序’對1971年退出聯合國之際也同時⋯⋯
黃文雄
第 72 期
2009年5月14日是馬英九總統簽署「經濟社 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及「公民與政治權利國 際公約」的日子。外交部費心舉辦了一個簽署 儀式,除了立法、行政、司法三院院長及外交、 法務部長於現場見證兩公約簽署外,更⋯⋯
林欣怡
第 72 期
邱和順案是繼蘇建和案之後,爭議最高、證 據薄弱、且司法過程充滿瑕疵的案件。也很 可能是繼蘇案之後,另一件烏龍大冤案。邱 和順透過他曲折離奇的人生,22年後非自願 地變成台灣司法人權的指標。 邱和順,這個台⋯⋯
夏傳位
第 72 期
小滿已至,芒種未過。「這不應該是個漸入 溽暑的端午時節嗎?」我獨自納悶著。走在微有 涼意的台北街頭,透過小葉欖仁的枝芽,我仰望 陰沉微雨的蒼穹。「好一個沒有熾熱豔陽的端午 節啊。」身為在外獨居的遊子,不⋯⋯
邱麗玲
第 72 期
民間司改會推動法治教育向下紮根的基礎工 作,投注非常大的心力,數年來成績斐然。 《司法改革》雜誌自本期起以專欄形式爲讀 者呈現法治教育在台灣各地學校的深耕成我在遮住封面上的書名後拿起故事書對著學生說: ⋯⋯
許珍珍
第 72 期
近來引起諸多爭論的「特別費」,是台灣民主政 治及政黨輪替所衍生出來的議題。未來的民主法 治是不是能夠眞實建立起來,就看我們的社會是 如何處理轉型中所必須面對的問題。 座談主題:特別費之性質、支用方式與範⋯⋯
編輯部
第 7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