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法庭三十年」、邱和順案(陸正案)、蘇建和 等三人案,都是有名的「結不了」的案件。一個國家不論 行使追訴權或行刑權,都有時效的限制,何以審判時間可 以無限制拖長?因此,審判除了追求「妥適」,「迅速⋯⋯
2009年4月中旬,發生在距今將近22年前的學童 陸正被擄人勒贖撕票案更十審宣判,主嫌邱和順依然 和以前一樣,被台灣高等法院認定有罪,判處死刑, 還押看守所,他是台灣司法史上在審判程序中被收押 最久的被告,已⋯⋯
律師法已經有17年沒有全面檢視、翻修了。此次 律師法修法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正好讓所有律師 們重新思索律師的定位、意義、能夠在社會上發 揮什麼功能,又希望社會如何看待律師?以及律 師與民主、法治和人權的關係⋯⋯
作為一個年輕、新興的發展中國家(development state),即使台灣經常自詡在亞洲的民主轉型經驗,但嚴 格說來,台灣的民主發展仍相當年輕,民間社會對於民主 的價値,仍處在傳統單向式的「搏感情」對立爭論中,對 ⋯⋯
關於廢除死刑的世紀爭議仍在進行中,但全 球各地的廢除死刑運動可沒有因爭議而停止。根 據國際特赦組織截至2008年底的統計資料顯示, 全世界已全面廢止死刑的國家有92個,只在戰爭 時還維持死刑的國家有10個,超過⋯⋯
乍看之下,「沒有權利適格的律師」(Anwalt ohne Recht)簡直是匪夷所思。人基本上都具備成為權利主體 的資格,法律所謂的權利能力,在我們的理解上,就是一 個人只要從出生下來呼吸到第一口空氣,權利能力就存在 ⋯⋯
有機會分別在台灣、香港各參加了一場集會 遊行,感受大不相同。 在台灣,去年10月參與一場抗議財政部要求 移住勞工需給付20%所得稅的集會。當時除了集 會的群衆之外,更顯眼的是一字排開面對人群的 警察。一字排⋯⋯
台灣目前常見律師執業方式可大別為三種:個人事務所、合夥事務所或合署辦公。但上述類 型態均以律師本身即自然人為主體,為了追求 永續發展,是否可以建立一個有別於自然人之獨 立個體;如同從事商業行為的人除了⋯⋯
繼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法治教育向下紮根中心」在2007年受美國公民教育中心之邀,前往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參與一年一度由該中心舉辦之「公民教育世界年會」(World Congress on Civic Education Buenos Aires 200⋯⋯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於2005年4月19 日律師制度改革小組籌備會議及同年5月16日行動會 議決議,以司改藍圖為基礎進行「律師制度改革專 案」,並與台北律師公會合作,結合臺灣法學會'檢 改會 ' 澄社等民間團體⋯⋯
問:回顧台灣律師歷史的發展和演變,是否可以給我 們一些啓發? 分 封答:曰據時代對於律師的統治,跟德國納粹與現在中 面國對於律師的統治是一樣的,把律師當作統治的工 事具,像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律師要⋯⋯
隨著律師錄取人數越來越多,成爲一個律師相較 從前已經容易的多,因此如何成爲一個受人尊重 的好律師,似乎也隨著律師人數錄取率的提高, 越來越重要。 在我執業滿5年的前夕,撰寫這篇文章,其實是 有點心虛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