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體系的逃避心態,不僅無法解決政治糾紛,相反的卻有可能讓社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在戒嚴時期,司法的政治功能大概有下列幾項。一、合法化國民黨的威權統治。其次,用來壓制反對人士或是用來修理自己黨內不服從⋯⋯
回應「獨立而無用的司法?」 從孟德斯鳩提出三權分立的設計以觀,行政權因為直接掌握國家公器,立法權則享有立法與預算審核權,相對上來講,司法權是屬於比較弱勢的,司法權只有依賴人民的肯定,它才有力量;然而⋯⋯
長夜漫漫路迢迢 當一個人看了一本書後,掩卷太息,義憤填膺,或是觳觫不安,暗自慚愧, 或許就在黑暗裡看到一點微光。 文◎林宏濤 這個時候提筆為文實在是很沉重,當然是因為看到政客和偽稱政論家在踐踏法律和社會⋯⋯
為台灣媒體找出路— 催生公共廣播電視集團 面對台灣千瘡百孔的媒體亂象,我們除了批評,更要找出路! 文◎管中祥 去年(92)年底,立法院三讀通過了廣電法,其中有關經營者資格修正案,限制政黨及政府經營媒體,不⋯⋯
毒品危害防治條例新修正條文於九十二年七月九日由總統公布,九十三年一月九日起施行。新修訂條文最主要的是該法第二十條,與第二十三條之內容。該法規定,除就觀察、勒戒期間延長二月之外,有關施用毒品者處遇程序⋯⋯
衰雞獻出生命,司法則賠上中立,反正這已是台灣社會約定俗成的規矩, 對司法機關而言,算恁壞運,嘸麥安奈? 每到選舉,司法機關總是政客表演時不可或缺的舞台,當然大家都知道,那並不是什麼尊重司法的高尚表現⋯⋯
台灣能否以民主法治解決政治紛爭,能否從大選以來的激情對立走向和諧互諒, 媒體的報導和評論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新聞媒體作為社會公器,在民主選舉和國家危難中,應該提供完整、可信的訊息,促成理性、平等⋯⋯
政治解決問題須在不侵害憲政體制下始可為之,否則此例一開,未來隨時可以以立法 與行政聯手剝奪司法管轄權,致使在國家權力架構下最弱的司法權喪失其作用。 三二○總統大選後,由於連宋以近三萬票落選,而要求驗票⋯⋯
下一站,到減壓中心﹗ 轉個積極的想法,讓自己從激情降溫,把這份動能架設在「明天會更好」的希望上… 選戰症候群 選戰之後,眾多民眾的情緒明顯變的不穩定、進而影響睡眠、人際關係。 敗選的,不僅心中如喪考妣⋯⋯
「寧靜」指的如果是「相對流血較少」,大概沒有甚麼爭議; 但「革命」卻是極為令人困惑的說法。如果「革命」只是個誇張的比喻,也就罷了, 但如果他所指的是「從威權向民主轉型所必須的基礎性改革」,那就很值得考⋯⋯
從過去到未來,司法改革雜誌記錄著 台灣的司法改革史! 一本雜誌的誕生 1995年10月25日,司法改革雜誌創刊。第0期發刊詞的第一句話就是「司法死了!」但或許就是不相信「司法死了」,抑或是想「置司法於死地而後⋯⋯
朝野雙岳會 彰顯正義 信任司法 採訪/整理◎林靜萍、蔡嘉雯 攝影◎廖學藝 編按:本刊前後於九十三年三月十六日及二十五日專訪翁岳生院長以及陳傳岳律師,請他們分別從官方及民間改革力量的角度,談談台灣司法的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