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英雄》電視劇頃刻熱播中。法務部不僅提供該劇腳本素材,亦提供法律諮詢意見。有了專業加持,使該劇終於擺脫往昔本土劇讓人啼笑皆非的法律錯誤。這個進步值得嘉許,有助於提昇台灣編劇界的整體法律水平。 「⋯⋯
第三屆雷震民主人權紀念講座,於2011年11月8日起至12日止,邀請了前聯合國反酷刑調查官,同時也是維也納大學國際法和人權研究的教授ManfredNowak,在五天的時間內進行了三場演講和一場與國內NGO團體對話的工作坊,⋯⋯
編按:今(2011)年11月25日於板院爆發「導盲犬事件」,隔日隨即見諸各大媒體。民間司改會於11月28日收到解惟本法官來信說明完整過程,經徵詢同意後,全文刊登於《司改雜誌》。同一時間,我們也收到林啟瑩律師投書⋯⋯
相對剝奪感 近年來,相對剝奪感(Relative Deprivation)一詞,常用於社會的組成單位或群體在特定需求上,與相近的單位或群體相互比較後,仍無法獲得滿足之心理狀態的歸結。以美國政治心理學家葛爾(Gurr)就此一⋯⋯
編按:《司改雜誌》與《檢協會訊》首度於上期合作〈檢辯紙上對話〉專欄,引起讀者熱烈迴響。茲將各讀者之意見投書與原文作者之回應刊載於下,僅此誌忱。歡迎各方投書,編輯部對來稿有採用及刪修權。 《司改雜誌》⋯⋯
專欄簡介:本專欄由《司改雜誌》與《檢協會訊》共同主持,希望藉由紙上對話的方式,開啟檢辯雙方溝通的平台,嘗試在此找到雙方(甚或是各界)對正義的最大公約數。 關於改良式起訴狀一本主義的檢方觀點(註一) ◎⋯⋯
死刑+無罪=無期徒刑? 2011年11月25日,徐自強案的更七審終於劃下了句號,但是更七審法院仍然不願面對徐自強的不在場證明及無證據證明徐自強涉案之事實,繼續維持16年來一貫的有罪看法。 不過,該說是幸運嗎?法⋯⋯
釋字582號的主角徐自強昨日(編按:11月25日)更七審宣判,雖逃過一死、但仍被判處無期徒刑。法官當庭宣判後,還苦口婆心地向到場關心本案的學生與社會團體,簡要解釋因為法院認定被告有參與擄人勒贖、但沒有殺人⋯⋯
風間聰(Toshi Kazama),一位居住在紐約的日籍攝影師,2005年來台拍攝徐自強。自此,「帶著徐自強」走遍世界,訴說著台灣的故事…… 拜訪6年未見的「老朋友」 今年10月,受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之邀,美國謀殺案受⋯⋯
更七審的開庭,是我第一次見到徐自強。 在開庭前,對於徐自強案的案情發展透過書和網路有了初步的認識。僅知道案件本身有一些疑點,對於徐自強這個人,沒有什麼直接感受,只有那些藉由文字描述去想像的簡單形象。 ⋯⋯
更七審宣判的前三天,我和朋友去台北看守所探視徐自強。以下是11月22日上午去探望徐自強時,所聊的內容。由於探視時禁止錄音及筆記,本文是事後整理出之內容。也許無法與當時的語句完全吻合,但應與實際對話內容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