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罵人,無法可管? 還是沒有人要管? ◎田蒙潔 _美國密蘇里州律師 台灣社會民智已開,已經無法容忍法官亂罵當事人,高雄地院法官柯盛益就因為罵人而被彈劾,並送公懲會。柯法官罵人的功力十分了得,號稱開庭1小⋯⋯
「九月政爭」掀開了檢察體制長久以來的沉屙陋習──關說與濫權監聽;然而事件發展至今,僅看到涉及關說的檢察官遭到懲處,卻未見濫權監聽的檢察官被究責,更不見主政者對於監聽制度的通盤檢討。本期的「封面故事」,⋯⋯
2012.3.6 陳貽男濫權查134筆個資 監院彈劾 前台灣高等法院庭長陳貽男濫用法官職權,以官方網路系統查詢欲追求的同院女法官、女職員等個人資料。監察院通過彈劾陳貽男,移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公懲會於4月27日⋯⋯
江國慶案在台灣社會引起廣大關注逾一年之久。全案經軍事法院再審後已改判無罪,是為平反;又依《刑事補償法》規定賠付江國慶的母親超過1億元新台幣的補償金,是為道歉賠償;還沒完成,也是讓有識之士最擔心的還是⋯⋯
最高法院日前做出一項裁定,要求高院重新考慮鄭性澤案的再審聲請,讓鄭性澤案露出一線曙光。最高法院的裁定,凸顯出台灣的再審制度,已經嚴格到了荒唐的地步。 再審制度的初衷,是為了避免冤抑而設置的救濟途徑。⋯⋯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刑事案件如果有以下情形之一,一定要有律師幫忙辯護,訴訟才可以進行,這稱為律師強制辯護制度:一、最輕本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或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的案件;二、被告因智能障礙無法為完全⋯⋯
1992年內政部營建署擬《都市更新條例草案》,原初的設計即已排除要求所有地主的同意,當時《經濟日報》標題以〈都市更新 少數人莫作梗〉為標題,報導少數人的反對在都市更新過程是造成土地取得困難的主因,所以採⋯⋯
智慧型手機已經和日常生活緊密結合,也影響了人和人的互動方式。你可以下載「憤怒鳥」,隨時享受命中豬頭、把對手摧毀殆盡的快感。但,如果憤怒的不是鳥,是權力傲慢的檢察官,豬頭不是卡通動畫,是活生生的人,被⋯⋯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保密分案制度在最高法院用了62年,一直到廢止前的最後一刻,最高法院仍視如珍寶,享之千金。 這把「千金之帚」過往因其時代意義及背景使然,謂其曾享之千金,似無可厚非。但畢竟已經用了62⋯⋯
誕生成長與「茁壯」 據聞保密分案出生在一個烽火連天的年代,當時國家遭逢巨變(註一),政治體制並不穩定,更遑論司法權的獨立保障。最高法院為終審法院,掌握案件定讞之生殺大權,不僅法官生命有遭受威脅的疑慮⋯⋯
最高法院前院長楊仁壽在屆齡退休交卸職務時,指責馬總統直接指揮司法,將手伸進審判體系;批評司法院賴浩敏院長已逾越司法行政監督的界限;還砲轟新任最高法院楊鼎章院長不要為了做官迷失自己。用辭之重,前所未見⋯⋯
前言:最高法院之改革風潮 台灣社會於2011年底興起一連串對最高法院改革之浪潮,直至2012年初大選結束後,當選連任之馬英九總統,針對其中幾項改革建議表達支持之意,然前最高法院楊仁壽院長於離職典禮上,卻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