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讀者的意見,表示您在注視著我們,也關心司法改革議題。 這樣的注視和關心,就是進步的力量!歡迎大家持續來稿,有話就說! 讀完57期的「少年矯正實務」專題,對輔育院及矯正學校有了一些不同於以往的想法,我們可⋯⋯
民間司改會
第 58 期
8月10日《聯合報》社論以〈司法改革走對了方向嗎?〉為題,對自民國88年全國司法改革會議以來的司法改革現況與困境,提出針砭,而司法院也立即在當日以〈向理想邁進的司法〉新聞稿予以回應。 說實在,一般人民對於⋯⋯
高涌誠
第 58 期
「玻璃娃娃意外致死案」判決結果引發社會譁然,各界抨擊高院法官「來自黑暗星球」、「不懂人情事故」之聲不絕於耳。我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日本漫畫《家栽之人》的場景:如果換成主角桑田義雄上場,他會做出什麼樣的⋯⋯
何榮幸
第 58 期
7月27、28日兩天,筆者針對國民身份證之請領到底該不該附加強制按捺指紋此一條件的憲法爭議,以受聲請釋憲當事人委託的訴訟代理人身份,參加司法院憲法法庭的辯論。李念祖律師、顧立雄律師和筆者三位我方訴訟代理⋯⋯
劉靜怡
第 58 期
當企業綁架國家 全球化的趨勢已如脫?野馬席捲了世界各國。從開放市場開始,多國企業形成了新的政治力量,憑藉著比國家更高的資本額,要求政府提供最好最方便的服務──租稅減免、便宜的勞動力、放鬆的勞動保護等等。⋯⋯
簡錫堦
第 58 期
生與死 起點與終點 喜悅與哀傷 希望與絕望 生與死 何時來?何時去? 超越人們的想像與掌控 生與死的迷人在此 生與死的迷惑也在此 生,固然不易 死,更是艱難 殺戮,應該更是難上加難 弔詭的是 有一種殺戮 不管叫⋯⋯
洪鼎堯
第 58 期
湯英伸還是王文孝? 出了《無彩青春》以後,第一場演講就有人問我:「妳對死刑有什麼看法?」我心裡「唉呀」一聲,感覺好像作業還沒寫完,就被老師點到名了。 提問的確實是一位老師。那是一個為有意在國中國小任教⋯⋯
張娟芬
第 58 期
何克昌:屏東地方法院檢察官 吳志光:輔仁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替代死刑聯盟召集人 陳欽賢:台南地方法院法官 陳志祥:基隆地方法院法官 一、都是環境惹的禍?──犯罪的社會原因 【何克昌】 關於犯罪的社會原因,有人⋯⋯
陳玉梅/賴治怡
第 58 期
"台灣廢除死刑運動,遇到最大的阻礙之一,便是政治人物與政府首長欠缺道德承擔──道德上認爲應廢除死刑,也宣示要廢除死刑,一旦「民意」表露反對,便以此爲藉口,遲遲沒有動作。實則,廢除死刑與大多弱勢權利的維⋯⋯
賴治怡
第 58 期
認真的法官就真的就不會誤判?在台灣,反對死刑的法官如何下判斷?面對重大刑案,社會在媒體集體意識的煽風點火下,要求判死刑的氛圍如此之大,法官要如何面對這種壓力?當法官的判決不符人民的期待,又要如何堅持⋯⋯
陳玉梅
第 58 期
死刑執行的程序通常是由晚上八點鐘開始,在此的「模擬示範」,於2005年9月初某個大白天的明晃陽光下,於台北縣土城看守所舉行。 確認身分:死刑犯被帶到刑場,先由檢察官與書記官問案,驗明正身。
葉亭君/賴治怡
第 58 期
在台灣的司法改革與廢除死刑議題的進程中,「蘇建和案」具有指標性的意義。而在蘇建和三位同案被告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中,由於種種原因,蘇建和似乎成為三位同案的發言人。本刊專訪目前從事人權工作的蘇建和,⋯⋯
賴治怡
第 5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