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壹、刑事案件評鑑制度簡介: 一、目的: (一)評鑑刑事確定案件有無冤案或錯判,監督裁判品質,達成「反草率」之目標。 (二)檢討司法漠視人權,違法刑事審判原則之惡習,進而加強法學教育及修改法律制度。 (三⋯⋯
編輯部
第 3 期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日昨公佈了第一份的判決評鑑,這一份評鑑是有關蘇建和等三位死刑犯的案件評鑑。參與評鑑的包括學者及實務界人士,他們從警察局、檢察署、地院、高院、最高法院以至歷次更審過程時的筆錄及相關卷⋯⋯
王惠光
第 3 期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於六月一日公佈第一次刑事案件評鑑報告,就蘇建和等三人盜匪等案件,從憲法、實體法及程序法等不同角度,根據本案所有之案卷資料,以客觀中立之第三者立場,而非出於「平反」之預設立場,分析本⋯⋯
程春益
第 3 期
現代民主憲政國家,主權在民。國家一切權力,均由人民賦與。司法權乃國家權力之一,自不例外。相對於昔日之法以國民為客體,法為統治國民之工具;當今之世,國民之法主體性,即法以國民為主體,法之目的,胥在維護⋯⋯
高瑞錚
第 3 期
「你話很多!你再這樣試試看!」「你最好別騙我!」「手放下,站好!」這是台灣法庭的實證觀察 ,也是台灣法官面對當事人問案之現況:法官高高在上掌握司法權力,人民低低在下忍氣吞聲毫無尊嚴。這難道是人民應該⋯⋯
黃三榮
第 3 期
刑事證據與有罪判決 在刑事訴訟程序上,除非有充份的證據,否則不能判決被告為有罪。然而,證據之型態有別,其取得之方式亦有不同。物證、書證、證人之陳述、以及被告之自白等在一定條件下均為證據之一種。然而,⋯⋯
劉立恩
第 3 期
幾年前的某天,就一件違反證券法的案件,到士林地方法院檢察署為一位被告辯護,當事人初次被檢察官傳訊,心中充滿恐懼,他認為,檢察官關起門來訊問,可以為所欲為,作威作福,滿可怕的。做為一個辯護人,只有給予⋯⋯
陳傳岳
第 3 期
儘管政府的行政措施,時常維持不了三分鐘熱度,但其間所發生動人的小插曲,在當事人間的記憶,卻是鮮明而久久不滅。 猶記二、三年前,台北市政府突然大力取締行人橫越道路的交通違規,在交通大隊一陣雷厲風行之下⋯⋯
詹順貴
第 3 期
5.1 秘書處工作會議。開始進行文書資料及電腦檔案整理,並蒐集司改相關資料。 5.2 TNT電台節目「打官司為何那麼久?」 5.3 拜會馬英九活動行前會議。 5.6 海洋電台節目「檢察官職權」 5.7 法官評鑑小組會議。刊物⋯⋯
編輯部
第 3 期
司法對人的不尊重,是國人對司法普遍不信任的根源之一。對大部份上過法院的 人而言,打官司絕對不是一項愉快的經驗。往往通知上寫明十點開庭,卻要到十點半以後才能開始,等了如此久,訊問不過短短三五分鐘,便被⋯⋯
詹文凱
第 2 期
(以下為卡片圖示請參照實體刊物重製) (面一) 刑事人權卡 拒絕冤獄﹒終結刑求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會址:南京東路二段125號7F 電話:02-5173381 •5173382 傳真:02-5075938 郵政劃撥 187 19954戶名:林敏生 ⋯⋯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第 2 期
1993年刑求案件 (以下案件皆為五列之表格,按照陳情日期、案發日期、案情簡介、處理經過、備註之順序為一至五列。內文部分如無特別標註則內容為空白。) ※洪建中案: 93/08/23(一列) 93/08/18(二列) 1.遭台⋯⋯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第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