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法 律 與 人 權 之 互 動 編按:90年5月26日,國際法律人委員會(ICJ)主席庫馬多教授Professor Kofi Kumado於台北律師公會演講的主要內容。 主辦單位:台北律師公會、台灣人權促進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廖福⋯⋯
庫馬多教授演講稿
第 33 期
「蘇建和案再審」法庭觀察團筆記NO.10(2001/04/12第十三次開庭筆記) 遺失正義的程序正義 文/蔡崇隆 蘇案第n次開庭,我第n次坐在法庭內旁聽,不是為了報導,也不是為了紀錄,只是為了「觀察」。相較於一般觀察⋯⋯
蔡崇隆
第 33 期
司法儀式的背後 作者: 林雍昇 證人在席上重覆一再重覆的證詞,她的兒子平日就有將錢存在衣櫃底下的習慣,當日警方搜索莊家,在其衣櫃裏找到的24元硬幣,是莊林勳及其弟平日的積蓄,並非贓款。 已經十年了,從蘇案⋯⋯
林雍昇
第 33 期
一般捐款徵信 2001/03/21~2001/05/20 北辰著作1,600 萬國法律10,000 龜山 500 神工廣告250 王秀屏 1,000 王惠光 2,250 李念祖 2,250 李憲正 1,000 林永頌 5,250 侯書文 5,000 張世興 0,500 張炳煌 9,00⋯⋯
秘書處
第 33 期
編輯室報告 各位,請掌聲鼓勵!鼓勵!這個掌聲是要給所有致力於司法改革的人! 編輯部又再一次收到讀者投書,小小的抱怨司改會只會罵人卻不知道究竟在忙啥的團體。這樣的誤解並不是第一次了,不過我們的回答只有⋯⋯
編輯室
第 32 期
特赦之後 還記得去年人權日,台灣史上第一次民主政權輪替的新總統,以三起特赦案回應人權立國的政策訴求,也的確贏得過內外輿論的激賞,似乎為台灣的司法人權未來開了一扇希望的窗。不過,近半年過去了,按理來說⋯⋯
民間司改會
第 32 期
我們需要第二次國會改造 黃昭元教授 最近的立法院又開始熱鬧了,先有羅大哥出手教訓人,接著有景文案的民代介入內幕,然後更有羅大哥一度要召開司法委員會質詢興票案。真是只要立法院一開會,就不怕沒新聞,不管是⋯⋯
黃昭元
第 32 期
檢察官的三種臉譜 陳瑞仁檢察官 檢察官與司法警察緊密合作的情形有二:一是檢察官積極主動查出偵查目標,並擬妥偵查計劃,再指揮司法警察執行偵查作為(跟監、搜索扣押、監聽、函查、約談、拘提、移送)。另一是司⋯⋯
陳瑞仁
第 32 期
法官的自我期許—給司法界新血 黃瑞華法官 司法的核心在審判,審判的核心在法官。如果每一位法官都能深刻體會司法的工作會對國家社會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就會自我期許,希望每一個案都是正義的堅持;希望我們的判⋯⋯
黃瑞華
第 32 期
超低的錄取率,邁向法治社會的桎梏 陳長文 年來我國律師考試向採超低錄取率之政策,日前放榜之八十九年度律師考試,仍維持百分之六左右之標準,致大量有志於法律專業之莘莘學子,受此超低錄取率之桎梏,影響我國⋯⋯
陳長文
第 32 期
檢察官的責任 詹文凱律師 當法務部長陳定南說,日後三審無罪定讞的公訴案件將追究檢察官是否濫行起訴時,各地檢察官群起而攻之,認為最後影響判決的因素與結果可能不同,不能全怪檢察官…….。 當媒體大肆報導討⋯⋯
詹文凱
第 32 期
司法的公道 王時思 興票案由高檢署發回地檢署要求調查,再度引起了軒然大波。一方面普遍誤解高檢署發回地檢署偵查的意義並不等於再行起訴(意思是地檢署有可能一樣以不起訴簽結),導致所有原本已經「退場」的政治⋯⋯
王時思
第 3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