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從戒嚴時期警察權力之膨脹,到解嚴後警察權力仍在各級政府維護治安的口號下不當被運用。如台北縣、市政府過去藉「旭日專案」、「春風專案」、「正俗專案」等等名義大規範動員警員執行路檢及各所謂特種營業場所等勤⋯⋯
薛欽峰
第 36 期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在九十年十二月十四日作成了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針對臨檢的要件、程序及違法臨檢救濟等方面,作明確闡釋及設下規範,成為自違警罰法被宣告違憲後另一對警察執行勤務法制的衝擊,其影響甚為深遠。此號⋯⋯
許智勝
第 36 期
無罪推定一詞應不僅止於為刑事訴訟法的抽象概念,而應具體地反映至刑事程序的各個層面,在公判程序中,被告是否有罪,其證明之責任當然是在追訴者。當追訴者無法提出被告有罪之證明時,即應認為被告無辜,此係無罪推定原⋯⋯
司改會、台北律師公會
第 36 期
連日來司法院及法務部為了刑事訴訟法第161條、163條修正草案處於對立的狀態,立法院則在一讀通過修正案後,遭民進黨黨團翻案,導致該修正案再度陷入膠著。站在民間司法改革的立場,本會發表以下聲明: 一、 讓法官像個⋯⋯
司改會
第 36 期
目前法務部為了張世良立法委員提案修正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及第一百六十三條,以貫徹「當事人進行主義」精神,與司法院吵得不可開交,朝野政黨立委也幾乎各自選邊站,不惜動員表決。嗣經各黨團協調,勉強折衷,以增⋯⋯
詹順貴
第 36 期
關於刑事訴訟法第一六一、一六三條修正草案,不僅朝野立委意見分歧,司法院與法務部的立場更是針鋒相對,學術界與律師界隔空交戰,儼然是八十八年全國司法改革會議戰火的延燒,司法時局看似動盪不安,有人急呼,院檢辦學⋯⋯
羅秉成
第 36 期
推薦理由:鑑定的目的究竟是找到真相,還是強化既定的心證?藉由「江國慶」案的控訴,我們提出質疑.... 生產者:軍事檢察官黃瑞鵬、空軍作戰司令部普通審判庭審判官呂德義、羅正南、甯方中 二十六年前的雙十國慶,滿懷⋯⋯
筆錄製作的真實性,到目前為止一直還是法庭上令人詬病的事情。雖然早已訂有「法庭錄音辦法」來確保當筆錄製作不真實的時候,可以比對確認,不過從實務上的經驗來看,這個法庭錄音辦法卻有一些漏洞。 原本依規定,如果⋯⋯
編輯部
第 36 期
坊間最近最熱門的八卦話題,要屬獨家報導公開以公開私人性生活,甚至匪夷所思的隨刊附贈VCD作為促銷手法。這個事件與其說是衝擊了媒體角色和公眾人物隱私界線的問題,不如說是不入流媒體的惡質示範。 當該報導的發行⋯⋯
王時思
第 36 期
選舉激情結束了,無論結果如何,正好是可以回頭檢討選舉過程中的種種觀念與作法的時候,尤其是新政府一再標榜的人權治國。 這次選舉中最出風頭、最受肯定的政策,無疑是雷厲風行的查賄。由於是台灣立國以來首次認真的⋯⋯
王時思
第 36 期
編按:一位熱心的朋友因為在司法院網站的一、二審裁判書搜尋中無法查詢全部的案件,經由他的追問才知道原來司法院逕行將一些應該公開的判決排除上網。由於這位朋友熱心的告知讓司改會也得以對這件事情繼續關切。以下⋯⋯
讀者投書
第 36 期
第35期編輯室報告 最近很怕接到讀者的電話,詢問為什麼雜誌到目前還沒有出刊?在這裡向大家解釋幾乎已經成為編輯室報告必要的發語詞。很無奈但也要請大家諒解! 這一期雜誌中最耗費心力及最令人期待的專題可能就是⋯⋯
編輯室
第 3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