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收買新聞」聯盟成立聲明 去年12月13日媒體人黃哲斌在部落格發表了〈我搭著噴射機,離開中國時報〉一文,引發社會大眾對媒體改革的共鳴與迴響。文章所捲動的社會力,推動了台灣新一波的媒體自省與改革行動,媒⋯⋯
公民教育在亞洲生根 緣起 美國公民教育中心於2010年7月23日至27日,在印尼雅加達舉辦公民教育世界年會。此次大會約有來自58個國家和美國30州的代表,約300人出席參加。筆者曾在2007年與林佳範教授共同參與在阿根廷⋯⋯
法治教育露曙光 從學測作文「學校和學生間的關係」談起 前陣子李家同教授提出「看網路文章,不如讀判決書」論點時,引起熱烈的討論;近日舉行大學學測時,作文項目也以10日前公布的司法院釋字第684號解釋為基礎,⋯⋯
透過《聊齋》看司法 陰曹地府裏的劣質司法 《聊齋志異》乃談狐說鬼之書,狐並非都是害人精,鬼也不一定都是青面獠牙的惡鬼,正像人間各色人等,並非都好,也不都壞。按說在陰曹地府做官的,上至閻王下至牛頭馬面小⋯⋯
本期封面故事與特別報導的焦點,分別是2個持續了很多年的社會運動,一個最近獲得了暫時的成功,另一個在現階段卻告失敗。前者是蘇建和案的3名被告於再更二審宣判無罪,象徵了司改與人權運動長年努力的里程碑;後者是反⋯⋯
本人目前為學習律師,曾跟隨指導律師前往地方法院民事庭開庭(公開審理法庭),坐在旁聽席約莫十來分鐘,便遭到制止不能抄筆記,惟根據「掛在法庭門口」的「法庭旁聽規則」並沒有禁止抄筆記這個規定,再根據法務部的函令,⋯⋯
2010年12月10日,台灣人權促進會(以下簡稱台權會)一如往例發佈了台灣十大人權新聞,時正兩公約施行一周年,兩公約施行監督聯盟也發表了「馬政府落實兩公約週年成果檢討」,前者道出了今年台灣人權事件的荒謬與不堪,後⋯⋯
去年12月10日,馬總統對外宣佈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兩公約施行法」正式施行,同時也由法務部公佈了各政府機關依該法規定,所提出219項現行法令及行政措施中與兩人權公約有所違背的檢討清單。當時,外界對於總統選擇在世⋯⋯
人類法治的進化,是踏著先人的血淚,先人犧牲生命而來。例如87年的家庭暴力防治法,是鄧如雯遭受長期家暴憤而殺夫後修法而來。性平法是89年屏東少年葉永誌因為女性化的特徵,被同學長期嘲笑凌虐,最後打死在校園廁⋯⋯
蘇建和案再更二審宣判,蘇建和等3人再次被宣判無罪。台灣社會對此案的反省,才正要開始。還有許多纏訟多年的爭議案件(如邱和順案)正在進行。司法是否能從蘇案中汲取寶貴的教訓?這是本期封面故事要探討的課題。 蘇案⋯⋯
一、前言 2010年11月12日上午,聚集在台灣高等法院門口等待蘇建和案再更二審判決結果的社運團體,在聽到被告蘇建和3人被判無罪後爆出歡呼聲。高昂、歡欣的情緒,與3年半前聽到再更一審法院判決蘇建和3人有罪且應處死⋯⋯
平野龍一(司法官考試口試委員):「假設在絕對需要律師協助的辯護案件裡,找遍全日本,卻找不到一個律師。這時候,法院應該如何判決?」熊本典道(考生):「這時候,法院唯一能作的,就是無罪判決」 ──1960年日本司法考試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