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北地檢署檢察官李松德撰寫,司法院於1999年3月31日宣布五大改革方案,其中之一是刑事訴訟法將改為當事人主義,認為檢察官與被告地位相同,在法庭席位上要將檢察官的席位拉下來與被告之席位一樣高,對⋯⋯
剪報B002-023
由板橋地方法院法官陳恆寬撰寫,筆者以為將來我國刑事訴訟制度之修正應採所謂「當事人進行主義」或「職權調查主義」,而何種制度較利於人權保障及社會正義實現,均有討論的空間。筆者從事審判工作觀察以來,以目⋯⋯
剪報B002-024
由法務部參事郭吉助撰寫,司法院日前公布司法改革白皮書,刑事訴訟制度將採行當事人進行主義。法務部隨即提出「檢察改革白皮書」,認要有配套措施,否則難以實施。我國現行刑事訴訟制度,法官在調查的過程中,亦⋯⋯
剪報B002-025
法務部於1999年3月31日公布首部「檢察改革白皮書」,希望讓全民共同來體檢司法,參與司法,建構合理行使檢察職權刑事訴訟制度,推動提升到刑事司法效率的刑事政策;並主張研究採行審判的國民監督制度,及⋯⋯
剪報B002-026
司法院提出司法改革藍圖,未來刑事訴訟將採當事人進行主義,並指名司法改革取向將以人民為主體。但法界人士直言,大部份民眾對於司法改革的認知,與司法院仍有一段距離。司法院司法改革藍圖中有關刑事訴訟將採當⋯⋯
剪報B002-030
1999年3月31日法務部提出「檢改白皮書」,建議刑事訴訟法修正不要陷入「職權主義」或「當事人進行主義」的迷思。法務部長葉金鳳認為,法務部不是站在本位主義,而是希望要有一套完整的配套措施,希望外界⋯⋯
剪報B002-031
1999年3月30日司法院提出「司改藍皮書」,法務部也於1999年3月31日提出「檢察改革白皮書」,雙方相互標榜的意味濃厚。南投地檢署檢察長朱楠曾表示,過去成立的官方司改會的成果,受益者為法官,而⋯⋯
剪報B002-032
針對司法院日前公布的司法改革藍圖,法務部就其中刑事訴訟改採當事人進行主義、檢察官席位及司法官訓練所隸屬等三大問題,提出新聞稿回應,法務部認為法官仍應維持發現真實的義務,且檢察官席位應與律師而非被告⋯⋯
剪報B002-033
法務部長葉金鳳於1999年3月31日公布檢察改革白皮書時指出,法務部並不會抗拒,沒有任何制度是不可以更改的,但也應考慮國情且制度設計要完整,不能莽撞、要務實,改革要得到民眾的支持,讓民眾得到改革的⋯⋯
剪報B002-034
繼司法院推出「司法改革藍皮書」後,法務部於1999年3月31日提出「檢察改革白皮書」,不過檢察官改革協會左批司法院太過「蠻橫」,右轟法務部的白皮書「換湯不換藥」。檢改會發言人表示,司法院版本的司法⋯⋯
剪報B002-035
司法院預算獨立入憲後,院、檢之間的資源失衡情形擴大,檢察改革白皮書中就檢察機關的人力缺乏、辦公廳舍的不足等狀況,顯示出檢察官在整體司法環境的弱勢。筆者透過人力員額、加班費、福利、設備等面向進行討論⋯⋯
剪報B002-036
針對司法院擬具刑事訴訟制度改採當事人進行主義等司法改革藍圖,法務部於1999年3月31日也提出不同意見,認為刑事訴訟制度不應以當事人進行主義或職權進行主義的二分法來討論,應採加強檢察官舉證責任並維⋯⋯
剪報B00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