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民國90年10月5日,司法院大法官「公布」第530號解釋;民國102年7月6日,永社舉辦這場530號解釋應如何「落實」的座談會。一個解釋文,兩個時間點,從官方正式「公布」後,相隔12年,究竟為什麼民間團體仍在顧盼著這⋯⋯
馬恪頌
第 99 期
「司法院的定位」在法律界是個老題目了。 世界各國都有最高法院的名詞,也都有最高法院的設立;縱使沒有最高的名詞,但也都能表明最高審判機關是哪個單位。例如:美國的聯邦最高法院,日本、韓國的最高法院,而我⋯⋯
馬恪頌
第 99 期
談司法院定位,得從制憲沿革出發。1946(民35)年,國民政府《憲法》草案第82條規定:「司法院為國家最高審判機關,掌理民事、刑事、行政訴訟之審判及《憲法》之解釋。」立法院院長孫科向國民大會報告時特別表示:⋯⋯
馬恪頌
第 99 期
關於司法院的定位改革,是一個涉及了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問題,我今天代表司法院來與談,這個大家非常關注、相當重要卻也長久未決的棘手問題。 一切改革的緣起,大致可以回溯自1999(民88)年開始。當年,全國司改⋯⋯
馬恪頌
第 99 期
關於改革這件事,我一直都覺得應該得「從上往下」,而不是「從下往上」。這裡所說的「上」與「下」,其實就是「小的法官」與「大的法官」的差別,還有「做行政」與「沒有做行政」的法官之間的差別。 從多元多軌到⋯⋯
馬恪頌
第 99 期
530號解釋的內容,講來講去其實有點膩。不如我來談談參與「司法院定位改革成效評估委員會」的一點心得。當時,我是真的很有興趣。有興趣想知道蘇副院長對於司法院定位的改革路徑究竟會是什麼,才經由律師公會的推⋯⋯
馬恪頌
第 99 期
司法院定位是司法改革的核心問題,司法改革絕對離不開政治,是政治改革的一環,也是轉型正義的一環。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司法改革還是法學界的菁英自己在玩。 今天的司改主要有兩個議題,一是司法民主化的問題⋯⋯
馬恪頌
第 99 期
解嚴迄今,司法權仍未臻民主。半生不熟的法律規範與制度實踐,一般人循規蹈矩,生活平凡;有人卻如哆啦A夢,可開啟任意之門,自由穿梭到意欲之處。要問的是,還要忍受多久? 2013年9月,註定是台灣歷史重要的一個⋯⋯
編輯部
第 98 期
針對國會議長與在野黨鞭涉嫌關說,以及特偵組涉嫌濫權偵查,進而引發政治紛爭與憲政危機,民間司改會認為應將相關失職之公務員移送監察院議處,並呼籲相關制度之改革。說明如下: 一、任何人不得關說司法案件,涉⋯⋯
編輯部
第 98 期
九月政爭引爆特偵組涉嫌濫權監聽,國內政壇陷入一片監聽風暴。立法院遭受監聽,茲事體大,監聽光碟「說是」空白,法務部輕描淡寫定調烏龍監聽,全民譁然。究竟真相為何,小市民看得霧煞煞。問題一一浮現,浮濫監聽⋯⋯
編輯部
第 98 期
3年半前,黃世銘經立法院同意,接替遭監察院彈劾辭職下台的陳聰明,擔任檢察總長,任期4年。就在即將任滿之際,由黃世銘所主導的特偵組,在未經傳喚相關當事人到案說明的狀況下,召開記者會,公布立法院長王金平及⋯⋯
林峯正
第 98 期
在本次「馬王政爭」中,無論誰對誰錯,可以確定受傷最重的是檢察體系。姑且不論究應將檢察官界定為「類似法官」還是僅屬於「行政官僚」的爭議,人民對檢察官應公正行使職權,都抱持無法妥協的要求;也正是如此,無⋯⋯
黃國昌
第 9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