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雜誌資料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死刑的爭議,最近再度被搬上檯面。正當國内有立法委員在行政院施政總質詢時,引爆國内已超過4年沒有執行死刑,等待被執行死刑的死囚人數已達44人的話題時,來自全世界超過千人以上的廢除死刑運動者,也同時於聯合⋯⋯
編輯部
第 76 期
「多數人對正義只有模糊的概念,直到正義被剝 奪時,才明白它確切的意義。」這是我翻開《流浪法 庭三十年》這本書時,映入眼簾的第一句話。當時我 還不知道這個案子對於我以及這個社會的意義為何。 我還記得差不多⋯⋯
梁家贏
第 76 期
編按:陳重安、梁家贏、周宇修與王龍寬四 位律師是和尤伯祥律師一同爲柯芳澤聲請釋憲的 年輕律師;義務律師團花費半年的時間,寫成長 達近50頁(不含附件)的釋憲聲請書。爲此特別 邀請他們四位記錄下這一段心路歷⋯⋯
陳重安
第 76 期
兩公約施行之際,尖銳的反諷與艱鉅的挑戰 兩公約在立法院批准,並通過施行法之後,法務部全面檢討國內的法令及行政措施,如有不符兩公約規定者,要在2年內修正。但究竟修正的方向是否真會朝向增進人權保障以及對程⋯⋯
編輯部
第 75 期
2009.12.21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二度訪台。2008年陳雲林第一次訪台期間所爆發多起警察違法濫權、對民眾施暴狀況,民間司改會、台北律師公會同組義務律師團,告發警政國違法濫權11件,台北地檢署皆以不起訴偵結。至⋯⋯
編輯部
第 75 期
1月11日是司法節,對許多人來說這是不甚重要的節日,但對法律人來說仍有一定意義,至少應思考我們可以為司法做些什麼,尤其是居高位擁有權力者更加沒有逃避的理由。 過去一年,從上半年金融海嘯衝擊到八八風災,乃⋯⋯
林峯正
第 75 期
編按:邱和順便是一般稱為「陸正案」的被告。他被控在民國76年間,連續犯下女保險業務員分屍案,以及陸正綁架撕票案。本案從發生至今已邁入第23年,審判期間卻長達21年,這樣真的合理嗎?甚至,合法嗎?為此,民間⋯⋯
編輯部
第 75 期
批准兩公約為台灣的人權倡議工作帶來新的契機。但是,對於如此深刻影響台灣人權保障與法律架構的變革,幾乎不見媒體報導,大眾也少有關心,殊為可惜。兩公約的批准和施行,基本上不是民意壓力,而是政府的意志力;⋯⋯
編輯部
第 75 期
在國際人權週回顧過去一年,最引人注目者,莫過於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以及公民與政治權利這兩個最核心國際人權公約之完成批准程序。雖然在簽署42年後才終於批准,雖然存放聯合國的結果早可預期,但我國批准之同時並⋯⋯
黃文雄
第 75 期
政府批准兩公約的動機是什麼?翻開立法院的會議紀錄,兩公約的批准案和兩公約施行法的討論,並沒有任何立法委員發言,所以顯然不是人民的力量,而是馬總統的意志。因為沒有人民的力量,兩公約批准和兩公約施行法通⋯⋯
邱晃泉
第 75 期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司法節,馬英九總統應邀在司法院與法務部共同主辦的司法節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致詞。馬總統除了再度強調我國簽署兩個國際人權公約之後應有的作為以外, 特別針對司法改革的狀況表達意見。他認為司⋯⋯
編輯部
第 75 期
2009年初立法院批准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CCPR)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CESCR),並制訂兩公約施行法。雖然台灣要求加入公約被聯合國拒絕,但政府跟民間還是為了加入兩公約及其後續發展而努力,對此我個人⋯⋯
張文貞
第 7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