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法務部長葉金鳳於1999年3月31日公布檢察改革白皮書時指出,法務部並不會抗拒,沒有任何制度是不可以更改的,但也應考慮國情且制度設計要完整,不能莽撞、要務實,改革要得到民眾的支持,讓民眾得到改革的⋯⋯
剪報
B002-034
司法院預算獨立入憲後,院、檢之間的資源失衡情形擴大,檢察改革白皮書中就檢察機關的人力缺乏、辦公廳舍的不足等狀況,顯示出檢察官在整體司法環境的弱勢。筆者透過人力員額、加班費、福利、設備等面向進行討論⋯⋯
剪報
B002-036
針對司法院擬具刑事訴訟制度改採當事人進行主義等司法改革藍圖,法務部於1999年3月31日也提出不同意見,認為刑事訴訟制度不應以當事人進行主義或職權進行主義的二分法來討論,應採加強檢察官舉證責任並維⋯⋯
剪報
B002-037
根據司法院於1999年3月29日公布的司法改革措施中,決定於1999年底前,將刑事法庭上檢察官席位下移和辯護律師對等,引起檢察官不小爭議,不少檢察官認為尊嚴受損,已出現反彈聲浪。過去基於「使法庭民⋯⋯
剪報
B002-048
司法審判公信力不彰,法官的自律不足都是使人民視法院如衙門。司法院長翁岳生於1999年3月29日公布的司法再造藍圖,將「法官」列為加強監督、改造的核心對象。司法改革藍圖指出,法官的改造、檢討加強法官⋯⋯
剪報
B002-049
為了推動建立公平正義的訴訟制度,司法院決定將現行的「職權調查主義」刑事訴訟制度,改採「當事人進行主義」,未來一旦修法,法官審判時只能聽訟。我國現行的刑事訴訟制度是採職權調查主義,法官對於檢察官起訴⋯⋯
剪報
B002-050
1999年7月26日司法院召開記者會,公布依據全國司法改革會議獲致結論而訂定的具體措施及時間表,逐步落實司法改革會議結論,並將建立監督機制,邀集審、檢、學及社會賢達等各界代表組成委員會,持續監督全⋯⋯
剪報
B002-052
1999年7月26日司法院公布「全國司法改革會議結論具體措施暨時間表」,然而同時,許多法官卻因不滿司法院管考新措施,士氣普遍低落,甚至有資深法官私下流傳似「黑函」的文章,嚴厲批評司法高層,並表示司⋯⋯
剪報
B002-053
司法院於1999年7月26日公布全國司法改革會議卅二項具體結論的實施時程表,明訂司法院將於2011年設置憲法法庭而完全審判機關化,2001年起,先以諮詢模式由專家坐上法抬和法官平行而試行專家參審制⋯⋯
剪報
B002-054
為了推銷當事人進行主義,司法院於1999年7月26日祭出「世界人權宣言」,聲稱台灣的刑事法庭必須朝此方向改革,才符合這樣國際人權標準。司法院秘書長楊仁壽認為,這是司法院主張的「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
剪報
B002-055
議題包含「司法行政權的分配與歸屬」結論4點、「強化辯護人之功能」結論3點、「人民對司法審判之參與」結論1點、「推定民事事件審理集中化,強化第一審之事實審功能,使第一審成為事實審判中心」6點、「第三⋯⋯
其他
B002-056
議題內容包含第一組:「司法院定位」2項提案、「落實人民訴訟權之保障」3項提案、「研採建立人民參與司法審判之制度」3項提案、「民事訴訟制度之改革」3項提案、「合議制度之落實」2項提案;第二組「刑事訴⋯⋯
其他
B00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