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社長林聖芬檢視九十二年度司法院大法官提名人選座談會後認為,這次大法官提名和過去不同的地方包括首次規定司法院院長、司法院副院長都必須具有大法官資格,且未來新產生的大法官面對司法革新,不僅要扮⋯⋯
剪報B001-0134
台灣大學教授呂亞力認為,大法官的職務涉及憲政專業,也勢必社及政治,因此其提名與任命,兼具專業與政治性。此次立法院行使大法官同意權顯然沒有準備好,立委問問題現是在開玩笑,就不是大法官適任與否的問題,⋯⋯
剪報B001-0135
台北律師公會理事長李念祖認為,立法院審查十五位大法官,失諸迅速、簡略,美國國會對於一位大法官的審查時間都比我國審查十五位大法官來的多,重視程度不同,足以反應兩國現正文化,此次立法院行使大法官同意權⋯⋯
剪報B001-0136
台灣大學教授賀德芬認為大法官本身人品並不是特別要考慮的,憲法學養及對憲法的忠誠才是重點,大法官是憲法捍衛者,不是修憲者,在修憲前大法官不應利用釋憲變更憲法,大法官是否有抗壓的獨立自主精神,也會是審⋯⋯
剪報B001-0137
律師黃國鐘認為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向來採取毛遂自薦,或機關(法務部、司法院)、團體(法學會)推薦方式,這種方式可能鼓勵幸進之徒,排斥憂讒畏譏之士,且有官僚保持之嫌。東吳大學助理教授廖元豪認為,立法⋯⋯
剪報B001-0138
2003年9月16日立法院行使大法官同意權,檢視大法官被提名人選座談會中,法學者、律師及人權團體一致認為,立法委員審查水準過於低落,應檢討改進。大法官被提名人未能峻拒立委的無厘頭詢問,被批評為欠缺⋯⋯
剪報B001-0139
立法院首次審查大法官被提名人資格,為了觀察資格審查過程,民間監督聯盟組成立法院觀察團,聯盟發言人認為,立法委員的政治口水太多,專業審查太少。有水準的提問太少,自然不容易測出大法官被提名人的憲政價值⋯⋯
剪報B001-0140
針對立法院於2003年9月12日審查八年任期的大法官被提名人選過程,民間監督大法官人選聯盟立法院觀察團就發言立委觀察,僅3位立委合乎水準,其於13位立委僅拿到中下的分數,部分立委提出過度政治化問題⋯⋯
剪報B001-0141
有關在野黨質疑大法官被提名人林子儀、許玉秀教授資格的年限爭議,朝野協商於2003年9月12日做出決議,將由總統府提出補正程序,並於2003年9月15日的協商提出,一旦順利協商,立法院將於2003年⋯⋯
剪報B001-0142
針對立法院要求總統府必須對兩位大法官被提名人林子儀、許玉秀的資格爭議,在考量不損及總統及立法院尊嚴,總統府擬將做出程序補正作業,方要等到2003年9月15日朝野協商確認,如果達成共識,可望於200⋯⋯
剪報B001-0143
大法官被提名人林子儀、許玉秀資格爭議,2003年9月12日在國民、總統府相繼讓步下出現解套。立法院緊急召開朝野協商處理,並請總統府代表列席說明;總統府秘書長允諾將於2003年9月15日提出程序補正⋯⋯
剪報B001-0144
2003年9月12日立法院進行大法官資格審查,墮胎合法化、廢除死刑等議題,被題盟人依據專業及個人見解進行回答。大多數被提名人認可墮胎合法化,死刑的存廢,仍有待進一步的配套研擬,並不適宜即刻辦理。(⋯⋯
剪報B001-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