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指稱三立電視台新聞報導內容,涉及違反身心障礙者保護法及精神衛生法一案,行政院衛生署將進行辦理。
公文書B013-005h
透過一篇由真實故事改編的〈追憶萱萱〉介紹精神疾病,指出媒體報導不該把身心障礙者標籤化,讀者也必須多了解真實的患者,不要受媒體負面報導影響而做出不當判斷。
剪報B013-006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志工鄭國威於網路上發起「聯合報請向精神病患道歉」活動,本文為其活動後記,譴責媒體往往將問題化約、歸罪於弱勢群體,精神患者實為被媒體迫害的受害者。新聞報導不應侵犯個人隱私,暴露⋯⋯
剪報B013-007
玉里醫院精神科醫師陳豐偉指出,因為精神疾病的異質性強,媒體上對於精神病患病情的臆測可信度並不高;媒體應培養具有精神醫療專業背景的評論員,報導內容應多些衛教、少些臆測。
文章B013-011
公民媒改聯盟於2006年2月18日舉辦「媒體觀察監督志工培訓營」,強調媒體識讀能力的重要性,尤其主流媒體往往忽視或污名化社運或弱勢團體的議題,其理念難以正確被展現在媒體上。而「全民監看電視節目記錄⋯⋯
文章B013-012
羅秉成透過台北地方法院審理「股市勁永禿鷹案」中,記者高年億因堅決不透露報導的消息來源,而被以「無正當理由拒絕證言」開罰之案例,思考媒體新聞自由與司法正義之間的平衡。媒體在主張記者有拒絕證言特權的當⋯⋯
文章B013-013
南迴鐵路翻覆案關係人李泰安的相關新聞報導,引發報導失焦的輿論批評,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因此向新聞媒體成員提出幾點提醒,採訪應謹守新聞工作者及受訪者之分際,以新聞價值對內容進行嚴格篩選。
聲明文件B013-014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指各家電視台不該為了收視率而對「南迴鐵路出軌事件」做戲劇化、個人化、臆測式的荒謬報導,呼籲媒體應回歸公共安全做討論,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商業同業公會應落實自律公約⋯⋯
文章B01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