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報B009-079
剪報B009-080
剪報B009-081
剪報B009-082
透過一篇由真實故事改編的〈追憶萱萱〉介紹精神疾病,指出媒體報導不該把身心障礙者標籤化,讀者也必須多了解真實的患者,不要受媒體負面報導影響而做出不當判斷。
剪報B013-006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志工鄭國威於網路上發起「聯合報請向精神病患道歉」活動,本文為其活動後記,譴責媒體往往將問題化約、歸罪於弱勢群體,精神患者實為被媒體迫害的受害者。新聞報導不應侵犯個人隱私,暴露⋯⋯
剪報B013-007
2006年8月17日第二次行動會議附件資料,當天《中國時報》民意論壇刊載法官張升星的此篇文章〈重新召喚司改靈魂〉,指司改會在政黨輪替後對諸多議題呈現出選擇性批判的猶豫,有意識的沉默將扼殺NGO的自⋯⋯
剪報B013-015e
蘋果日報於2003年8月以頭版頭條報導一則智障者性侵害母親的社會案件,受到智障者家長總會抗議,蘋果日報在報上針對此則錯誤報導,向智障者家長致歉。重查新聞始末後發現消息來源是一名精神科醫師,未多加查⋯⋯
剪報B013-018k
2004年10月5日《聯合報》報導,真調會於昨日召開首次會議,選施啟揚任召集委員,民進黨立委則於立法院真調會場外舉牌抗議。施啟揚強調,真調會條例違憲與否有待大法官解釋,但會將「不必要的條文暫不行使⋯⋯
剪報B016-001b
2004年10月4日《聯合報》新聞。報導指稱,台南檢警單位組成的0319專案小組已備妥相關資料等待移交真調會;專案小組多數成員期待退出真調會的運作,且認為調查不應圍繞在政治動機論。
剪報B016-00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