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司法院新聞稿,司法預算獨立入憲後,司法院將優先針對司法改革項目著手進行,如增加各級法院人員、減輕法官問審時間、增購民、刑事勘驗車及警備車等。
聲明文件
E007-025b
法律系成為優秀學子選填的第一志願,但司法貪瀆案件卻層出不窮;司法人員應經常回到使命的源頭反省,才能讓司法改革露出曙光。(《自立晚報》,1996年6月16日,第3版)
剪報
E008-003
文中描敘新加坡法院與台灣法院開庭審判案件時的差異,台灣因檢察官未蒞庭,法官兼任檢察官訊問被告或證人,客觀聽審判斷自難期待。(《自由時報》,1996年11月18日)
剪報
E008-008
法官對案情似乎一知半解,從歷審的判決書考察,法官皆是互相抄襲,連極為明顯的錯誤亦不修正,實難令人對法院寄以厚望,只有上帝知道他是清白的。《自立晚報》,1996年1月10日。
剪報
E008-013
許多重大工程弊案及警官貪瀆案件紛遭一審法院重判,但二審時均逐一翻案輕判,甚至上訴後改判無罪,讓民眾對二審判決沒有信心。(《中國時報》,1997年1月11日)
剪報
E008-016
為解決最高法院積案問題,3月25日司法院通過法院組織法第51條的修正,未來最高法院將可增設法官助理,由一、二審的法官調任,惟一、二審法官辦案量太大,致使沒有辦法好好辦案,此修正將使我國的辦案品質更⋯⋯
剪報
E008-021
高等法院法官抗爭法官承辦超量案件,要求「限量分案」,遭司法行政當局以會影響人民的訴訟權為由,捍然拒絕。法官的目的如果是要讓人民瞭解辦案品質不好的背後可能存在的司法問題,則應共同來推動解決,還給人民⋯⋯
剪報
E008-024
法官以工作負擔過重為由,聯名要求「限量結案」,惟司法當局以不能犧牲人民權益為由表示不能接受;解決人民訴訟權與法官合理負擔兩難之間最重要的是積極投入更多的資源,以解決審判工作的負擔。(《中國時報》,⋯⋯
剪報
E008-026
《聯合報》,1997年7月13日。
剪報
E008-031
《自立早報》,1997年10月13日。
剪報
E008-033
《自由時報》,1999年3月21日。
剪報
E008-040
《自由時報》,1999年11月25日。
剪報
E008-066